楊浩
【關鍵詞】 班主任;師生關系;平等;觀念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8—0031—01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益于師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益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有益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師生關系和諧則班風正,學風濃,教學成績好。教育工作者歷來把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育的美好境界來追求,在實踐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既是教育的關鍵,也是工作的難點。本文淺談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班主任要轉變觀念,樹立人人平等意識
1. 樹立師生平等意識。班主任老師在開展的各項工作中,要把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放在首要位置,要改變過去工作中簡單粗暴的錯誤做法,徹底改變觀念,在對待學生時,不能以“權威”自居,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與學生共同進步。只有與學生處在平等、理解的情境之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真正樹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在學生中營造出親和力,才能使師生關系朝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改變班級的精神風貌。
2. 樹立生生平等意識。班主任老師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這不僅是衡量一個班主任老師是否優秀的標準,而且是對每一位老師的起碼要求,它對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只有當學生感受到無論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過驕人的成績,甚至是否遵守學校紀律,自己都會和其他同學一樣平等地受到教師的關注,得到教師的關心,這時,他們才會由衷地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產生真正的“向師之心”。一個真正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總是能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學生,非常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作學生的貼心人
1. 學習上多一點鼓勵。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習成績的好壞不能說明實質性的問題,一次考試成績不好不能代表著學習成績一直不好,不能以分數來定學生的優劣,當學生考試成績差時要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原因,少一些批評,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幫助,多一點鼓勵。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信任學生,要善于發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特長,對學生滿懷期待,有時候鼓勵比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批評得太多勢必影響健康的師生關系,影響教學效果。
2. 生活上多一點關愛。班主任要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物質關懷;抽出時間經常去學生宿舍轉轉,和學生聊聊天,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在班級組織的活動中給予學生必要的物質幫助。班主任還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多參加學生的活動,了解學生的一些愛好,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只有經過共同的生活經歷,共同的情感共鳴,班主任才能對學生加深了解,學生才能“親”其師,才能“信”其所傳之“道”。
3. 情感上多一點理解。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 班主任要細心觀察學生,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理解,耐心細致地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遇到班主任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由家長和老師共同解決,還要引導家長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校共同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4. 學生犯錯時多一點寬容。寬容并不是放縱,寬容是為了從心里征服學生,它比教條的說教,傳統的批評教育效果要好得多,有時不妨換換方法,換位思考一下,多從學生的角度想想,如果犯錯的是自己的孩子,該怎么辦,要多注意學生的長處、“閃光點”,避免和學生對立,使師生關系搞僵,只要你是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們信任你,師生關系就和諧,教育效果就會更好。
三、做家長的朋友,促進師生關系健康發展
1. 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由班主任老師直接影響到師生關系之中。有經驗的班主任知道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地有賴于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所以班主任老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切不可把與家長間的不快情緒轉嫁給學生,影響師生關系,進而影響教育教學工作。
2. 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也會由家長、家庭教育這一渠道影響到學生,進而對師生關系產生影響。現在不少學生家長無暇顧及子女,而又對子女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因而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給了學校,推給了班主任,并對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好壞,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動輒在孩子面前評價老師的好與不好,影響孩子和老師的關系,給班級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煩。這時班主任要冷靜思索,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采取體諒的態度,委婉耐心地做解釋工作,使家長和孩子消除怨氣,支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只有做好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和諧統一,使師生關系和諧健康發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