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玉 肖靜
[摘 要] 由于缺乏健全的外部條件、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企業利益訴求不能有效體現等原因,使JT學院物流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評價主體單一;缺乏長效的運行機制,利益分配不清;缺乏吸引物流企業參與的有效載體;校企合作流于形式。JT學院為更好的實現進行校企合作,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零對接,應根據物流人才廣泛需求,提高物流專業的籌辦水平,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建設和扶持,建立長效的“雙元”辦學合作機制。
[關鍵詞] JT學院;校企合作;問題;原因
[中圖分類號] C40.93 [文獻標識碼] A
Problems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Logistics Specialty of JT Institute and the Reason
LIU Ziyu, XIAO Jing
Abstract: There are problems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logistics specialty of JT Institute caused by poor external conditions,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artly semi-satisfied interest demand of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unsound with the single assessment subject. There are no long-term operating system and specific profit distribution project. No efficient carrier is introduced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cooperation becomes a mere formality. To join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well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JT Institute should, on the basis of the broad requirement for logistic professionals,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ogistics specialty, proactively enh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pport for social services, and build a long-term dual cooperation system.
Key words: JT Institut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blem, reason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就提出了要促進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要求政府、企業、學校聯動,發揮企業和學校的各自優勢,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培養模式。作為東北地區的有辦學特色的JT學院,盡管近年來校企合作有一定的開展,但是在JT學院的校企合作過程的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JT學院物流專業校企合作現狀
JT學院是國家首批骨干校建設單位,物流系擁有大連振邦、長江物流、香江物流等多個實習基地,2016年又和京東簽下合同,學生已經實現了到京東頂崗實習的愿望。但是,校企合作這種辦學模式在南方已經非常成熟了,由于東北地區的地域特點、辦學思路和辦學特點、企業的經營理念都與南方存在很大的差距。盡管JT學院也一直實行著校企合作這種辦學模式,但是范圍比較窄,專業比較少。物流專業與企業的合作還只是僅僅停留在認識實習的層面上,只是領著學生到企業看一看,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校企合作,沒有實現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企業不能真正利用好在校的學生,學生也沒有和企業的物流環節實現零的對接。在JT學院中所謂的廠中校和校中廠只有汽車和電子兩個專業,物流專業還沒有實現在東北地區的高等職業院校真正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JT學院物流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評價主體單一
從區域物流發展的態勢上來看,JT學院可以為物流服務提供相應的人才,物流企業也能及時的得到需要的物流人才。但是從調查來看,現在的物流企業急需高技能型物流人才,但政府在校企合作、校企聯合辦學,制定區域人才規劃需要方面存在著協調缺位的現象,也沒有出臺與之配套的政策法規等,JT學院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校企合作模式,沒有一個健全的管理體制,評價主體單一。目前,JT學院還沒有制定相關的校企合作管理條例,也沒有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學校高層沒有相應的指導流程,各個分院就難以進行二級管理,校企合作基本上還是各個系部各自為戰,降低了學校的發展空間,辦學實力得不到加強。
(二)缺乏長效的運行機制,利益分配不清
由于企業和學校各自揣著各自的心眼,企業希望能夠解決自己短期用工問題,學校希望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沒有一個完善的合理的長效運行機制,所謂的合作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究其原因還是利益的分配上,JT學院僅僅是把企業看作是學校教學過程中需要的一個環節,沒有把企業當做合作伙伴來看,這就導致學校的所作所為可能會導致企業的不滿,沒有達到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導致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沒有進行深入的合作,這里涉及到人事管理、教學管理、利益分配、動力和獎勵機制等多方面。
(三)缺乏吸引物流企業參與的有效載體
校企合作需要一個有效地溝通平臺,需要一個傳遞相互信息的有效載體。但是JT學院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上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學校對企業的需求不了解,企業對學校的需求也不很了解,合作資源比較分散,不能利用好雙方的有效資源,不能實現雙方的效益最大化。沒有一個有效的網絡溝通平臺,也就不能向外發布雙方的各自需求,不能有效地整合各自的有效資源,難以實現校企的真正合作。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現階段,JT學院與企業的合作還是停留在形式上,學校把它稱為認識實習,即每當新生入學不久,物流系就會帶領學生到各個企業的倉儲部門進行走馬觀花一樣的參觀、學習,然后聽取老員工對企業的簡單介紹,了解企業的業務現狀,將來希望留下來就業的一些工作過程、企業文化、運作管理、晉升渠道等,根本沒有涉及到校企合作的實質,究竟怎么合作等。
三、JT學院物流專業校企合作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缺乏健全的外部條件
校企合作的運作模式在南方非常成熟,在北方還是缺乏健全的外部條件。JT學院物流專業的校企合作還缺乏合理有效的發現和形成機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和政策規范,企業還缺乏相應的回報渠道,企業所獲得的利益和付出還不對稱,校企合作機制還不健全,究其原因就是一般來說物流企業都是私營企業,高職院校一般都是公立院校,企業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學校承擔的風險比較小,因此經常會出現“學校熱、企業冷”、“政校行企分離”等現象,校企合作缺乏健全的外部條件,使JT學院的校企合作難以有序開展。
(二)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JT學院在進行校企合作過程中,各級政府機關并沒有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各級政府缺乏對高等院校的有效地監督管理機制,沒有在立法、制度、稅收方面有所支持,名義上各級政府都在管理,實際上都不想管,校企合作缺乏真正的參與、檢查和監督。
(三)企業利益訴求不能有效體現
由于校企合作所追求的利益訴求不同,合作的積極性也不一樣,學校是想按照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進行校企合作,企業的合作積極性并不像學校那樣,當企業的業務比較繁忙的時候,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就比較強烈,當業務不多的時候,企業的合作積極性就會減退,因此企業的合作意愿是臨時性的,對企業考慮的比較少,學校應該設法解決企業主動參與校企合作中來。學校可以給予企業學習深造的機會,政府可以給予企業減免稅收和相應的政策傾斜,鼓勵企業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來。
四、JT學院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議
由于JT學院和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辦學是兩個獨立主體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企業可以借助學校的學生實習解決企業短期用工問題,學校可以通過學生到企業的實際操作實現學生理論與實際的零的對接,如果校企雙方都能夠在一定的機制下發揮自己的長項,完成校企合作模式的順利實施,不僅對雙方有利,而且對我國的物流產業發展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JT學院要根據物流人才廣泛需求,提高物流專業的籌辦水平
2016年初,JT學院改變了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吸取以往辦學經驗和教訓基礎上,開展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首先積極與京東展開試探性的合作,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規劃的制定中來,學校也積極參與企業的籌辦和運作,真正構建“企業內植、實境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還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及時獲得實踐的檢驗,培養出企業真正用得上的物流人才。
(二)JT學院物流專業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建設和扶持
2015年底,吉林省開展了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的遴選,這是一個好的征兆,政府要真正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來,開展校企合作也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完全可以利用依托單位和合作企業良好的基礎條件,升級改造物流實訓基地,讓學生到企業實訓的踏實,企業到學校進行理論深造能獲得真正的提高,教師可以到企業中進行課題的完成,企業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上來,可以按照自己將來所需向學校提出人才培養目標,有的放矢地培養出目標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特別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手段突飛猛進的今天,JT學院更要加強物流專業物流人才的培養更要向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實現政府、企業、學校、學生、教師的共贏。
(三)JT學院物流專業要建立長效的“雙元”辦學合作機制
JT學院物流專業要堅持校企合作模式不動搖,深化校企合作,把“企業內植、實境耦合”作為物流人才培養實施的重要切入點,深入合理的進行物流專業的科學的課程設置、專業建設,把JT學院辦成真正適合于企業發展的應用型和實用性的高職院校,實現校企深度融合,發揮企業與學校的雙元辦學作用,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零對接。
[參 考 文 獻]
[1]姜大源.當代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俞啟定,和震.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譚宏,陳潔.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識轉移機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4]周建松.努力建設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相協調的高等職業院校運行新機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7)
[5]黃幼巖.校企共建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長效機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視角[J].職教論壇,2010(19)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