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下教學改革的重要學習方法,它更能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主動性,更能展現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這正是現代教學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探究性學習 興趣 設疑 想象
探究性學習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無疑是一次突破。它從形式、觀念以及具體實踐上都呈現出了先進性與開創性。教師們在組織探究性學習活動時,不僅需要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與適應能力,還要盡最大可能地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一、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
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有興趣才能有繼續堅持的動力與決心。如果人們做事沒有絲毫興趣,那么就不會有為之努力的欲望。學習同樣如此,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生正處于懵懂時期,對很多新鮮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但同時也容易對一件事物失去興趣。小學生的耐心有限,對于枯燥的事情不會花費時間去探究。此時,教師就要想法激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地去探索。例如,今天學習的課程是了解一種樹,若是僅限于課本上的講解,學生未必能懂,即使懂了也不一定能記住。于是在課前,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搜集資料的作業,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學習
現在很多教師喜歡獨霸課堂,自己成了課堂的主角,并為學生安排許多繁重的任務,忽視了學生需要時間消化、思考。教師要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就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思考問題,悟出更多的知識與道理。此外,課堂上的活動必須確保每個學生積極參與,避免出現每個班級只有幾個學生活動的現象。一般來說,成績較差的學生時常會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教師對其不聞不問,甚至是歧視,不僅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嚴重的還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陰影,使學生厭學。這時教師應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多給予他們幫助,引導他們往正確、積極的方向發展。
三、教師巧妙設疑
教師要將探究性學習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要巧妙設疑,強化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調動小學生的探究興趣、探究動機,使小學生樂于思考,進而實現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一種認知沖突的情境。在設疑的過程中,為小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答案,激發小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要讓學生覺得活動十分有趣,這樣才能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開放性教學, 使學生自發、自主地實施探究性學習。
四、注重條件創設與鋪墊
小學階段的語文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靈活和多元的學科。對此,教師們要大膽地擺脫束縛,去嘗試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們獲得更加新穎的教學內容及相關的知識。由于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法已經在學生之中延續了很長時間。因此,教師們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與習慣,學會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或者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并最終收獲具有個性的學習成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盡最大可能地創設條件,比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討論,為學生安排他們感興趣的文學主題活動,或者安排學生結成小組研究大綱中的學習內容等。類似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幫助。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原有的比較保守傳統的思維方式,逐漸形成開放式的學習模式。
五、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核心地位
探究性學習實際上是現代教學模式中的典型,它不僅代表著教師傳統教學觀念和教育模式的轉變,實際上還代表大眾教育觀念的轉變。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不僅需要勤奮好學的高智商人才,更加需要具有開創精神與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人才。教師將探索性學習方法應用于語文教學就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學生在課堂上的核心地位被再一次凸顯出來。教師們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轉變角色與心態,為學生群體以及個人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方案,用良好的教學技巧以及較高的職業素質,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對課本內容、文學背景、課外資料以及感興趣的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探討。以語文教材中的古詩為例,教師們可以在為學生制定古詩理解的大方向之后,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參考其他古詩或文學背景,或者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對古詩主旨的不同理解,并通過學生自主的整理來得出完整的學習成果與心得。這樣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了學生,教師們在此過程中應該提供更加到位的配合以及合理適時的指點,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廣闊的平臺和足夠的空間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得研究問題的思路、技巧以及經驗,并學會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
六、引發想象,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探究
想象是思維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想象至關重要。學習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超越文本,還原真實的情景。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文本主題、思想與情感的把握, 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更有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想象力是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要素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著重啟發學生展開豐富而充分的想象。
總之,探究性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能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并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創新,這將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光明.探究性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5(04):95.
[2]曹春榮.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5(04).
[3]傅學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2(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