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琴
摘 要:小學的英語學習不僅能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英語基礎,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辦學條件不斷地進步改善,基礎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國家一直在尋求合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課堂。實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全面優化小學英語的課堂教育。就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在專業的教育領域里,國內外的教育專家對于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早就進行了各個層次的研究,并提出了學生參與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學生參與是以行為參與為載體,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之中。其中參與包括情感參與、認知參與和行為參與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該統籌一致,通過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順利地學到知識,但不會使學生對其感到厭煩,這是當代小學教師應當具備的教學能力。
一、小學英語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國家幾代人的不斷辛勤探索,我國的小學英語教育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現在的英語課堂仍存在某些問題。主要為以下幾點。(1)在開展教學中沒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沒有考慮到學生在這一階段能夠接受的知識水平,只是讓學生對大量的知識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同時,在作業布置上采用機械性的強迫等方式,有時拿寫作業作為一種懲罰學生的手段,最終導致英語學科向死記硬背方向發展。(2)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做到很好的備課,沒有做到重新審視現行的教材,沒有對教材做必要的刪減、修改和補充,使之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現行的英語教材中確實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這些現象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極大地阻礙著人的發展。(3)很多教師思維比較陳舊,沒有做到英語教育與國際接軌,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所以英語教學還是只停留在寫與記上,并沒有使英語在平時的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4)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相對較低,在小學教師隊伍中,主修英語專業的教師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在語言的學習中,沒有過硬的專業基礎做后盾,是很難杜絕學生在平時訓練之中出現聽說讀寫的錯誤的。(5)學生的運用和交際能力比較差,因為在平時學生沒能和外國人進行交流,一旦學生走出校園,他們將無法應對突然的交際問題。
二、優化課堂的幾點方法
在優化教學課堂中,教師的責任義不容辭。所以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哪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出了以下建議。(1)教師應該熟練掌握語言理論方面的知識,知道語言的本質,了解小學生學習外語的內涵,以制訂符合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以及目標。(2)教師應該把最新的英語教學理論掌握透徹,研究出教學方法,設計有利于發展小學生英語能力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英語。(3)加強教師自我評價意識,教師的自我評價的主要意義在于能夠不斷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使其教學行為不斷改進,課堂效率不斷提高。(4)把傳統的師生關系轉變成朋友關系。傳統的課堂上只有教師和課本,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而現在教師需要與生為友,構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和教師之間才能交談彼此的見解和知識,溝通自己的感情和觀念,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促進教學。
三、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學策略
所謂的主動學習就是指學生有很強的學習意識,在主觀上,想去學習并且還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對學習感興趣還要有較強的學習欲望。這就要求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發揮起來,積極地對所要教的內容進行備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要做的就是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從小開始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就會主動地對自己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科學的規劃,并且給自己設定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自己的檢測發現其中的不足并進行改正。那么,究竟怎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培養這種主動學習的意識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可供參考。
1.制訂適當的教學目標
老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定位時,要根據所教班級的條件,有層次、分步驟、分階段地進行教學活動,學習目標應該處于這樣的一種水平:學習目標和學生的能力處于一個微妙的關系,學生只要經過努力就一定會達到。這樣的學習目標才會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對他們積極學習、主動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反之,要是目標制訂得不合乎實際,輕易地達到老師制訂的目標或者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很難達到目標都是不科學的。
2.正確認識和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后還要正視老師和學生即教與學的關系。應該確定的是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更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這樣把老師和學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老師充分地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上,老師要對“指揮”或“導演”的角色有一個較為熟練的把握,如果老師是一場電影的導演,那么學生就是電影的主角,那么,“導演”只是對課堂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要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融入角色中去,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演的機會。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性學習發揮到極限,更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沉浸在主動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之中。這對老師的要求必然就提高了,老師不僅要了解自己所帶班學生的基本情況,更要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把因材施教思想融入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也就意味著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來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讓學生的特長發揮出來。給學生能力的表達提供一個舞臺,讓學生有機會去表現自己,在實際中去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老師要肯定學生任何細微的進步,并盡量采用鼓勵的方式去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老師應該對課堂進行深入鉆研和探討。21世紀需要的是有創新能力、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老師,責任重大,因此,老師要精于業務,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地完成教學計劃。對于發現的問題要積極整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肯定學生取得的成就。鼓勵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愛好來對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1世紀的老師更應該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珍琳.針對小學英語學困生的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中旬,2014.
[2]趙敏.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