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摘 要: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边@句話的主旨就是要實行情境教學。初中階段正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思想品德教學要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現實生活,調動學生自身的觀察、感受和體驗,從中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興趣;情感教育;課堂
思想品德教師要注重課堂中的情境教學,充分發揮本課吸引學生的獨特條件,把思想品德教學置于廣闊的社會現實中,激發學習興趣,形成探究性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情境教學法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一定的心態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降低教學難度,增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感。
教師要遵循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不斷激發學習熱情,從而以熱烈高漲的情緒投入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率。
一、思想品德課創設情境的方法
1.先入為主,激發興趣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導入能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講授“團隊精神”時,采用動畫片《三個和尚》導入新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于是我提問:三個和尚為什么沒水喝?學生開始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緊接著提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做?學生很快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這樣的情境導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狀態,他們不但感受到發現問題的喜悅,更激起了渴望學習、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實施下一步教學做好鋪墊。
2.情境滲透,步步深入
情境教學不但應用在課前導入,還應該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易于理解,加深印象。例如,在講授《競爭合作》一節時,為了使學生理解“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這一難點,我們實施了百米接力賽的活動,活動步驟:(1)把學生分為四組,每組學生挑選出四名參賽隊員,提問:你們的挑選標準是什么?學生很快得出結論:本組跑得快的四名學生。(2)小組討論、制訂在比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形成書面文字。(3)通過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出:在趕超其他小組隊員的同時還要注意遞棒、接棒環節。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通過創設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識點生動、形象地展示到課堂中,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巧妙結尾,感情升華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環節,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因此,巧妙的結尾能升華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
例如,講授《嚴也是一種愛》時,由于學生此時正處于青春期,有了逆反心理,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已經出現,他們對家長的怨言特別多,總感覺得不到家長的理解,認為家長對自己的管束太多等,面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換位思考,想想父母這樣做的目的,他們雖然也意識到父母的用心,但還是有些抵觸情緒,于是我播放了韓紅的歌曲《天亮了》,并講述了這首歌曲的由來,孩子們一下子就哭了,這時我讓他們談談此時的感受,他們的觀念開始發生轉變,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承認了自己的任性。緊接著我問學生今后打算怎樣和父母相處?給父母寫一段話。最后找幾名學生發言。這樣的情境結尾,轉變了學生的觀念,使他們懂得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在情感上得到了升華。
二、情境創設應注意的問題
1.情境有度
教學情境是為了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理論知識,是為教學服務的,不是教材上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創設情境,如果教學中一味地追求情境,則容易偏離教學的正常軌道,所以情境的創設一定要適度。
2.注重激勵性評價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看問題的角度存在差異,導致他們的觀點各有不同,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讓多數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不斷增強自信,這樣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也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障礙。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能優化課堂氣氛,啟發學生積極想象,使學生不是機械地學習而學會動腦筋去思考,去想象,發展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辛和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