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洋
摘 要:初中體育面對的是一群富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孩子,是正在認識和改變這個世界的新生力量。而為了賦予他們更多的能力,挖掘其潛力,初中體育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視野。從教學意義上講,初中體育教學是為了滿足學生認識生活、認識自己的需求,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因此,社會對體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滿足于教給學生游戲和鍛煉的技能,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所以,初中體育改革是必須貫徹執行的。
關鍵詞:教學改革;策略;角色互換;責任制
初中體育的教學改革要突破傳統,將師生的角色重新定位,給課堂一個另類的設計,也要改變單一的講課和活動方式,讓教學能夠“出其不意”,更加吸引學生。教學之所以進行改革,是因為目前的方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而從現代社會的特點分析,孩子們的自主性更強,他們接觸和學習新鮮事物的能力更高,所以現代化的教學應該是開放式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選擇權,相信他們的能力。同時也做好監控,在自由發展的同時有跡可循,給他們奠定更好的人生發展基礎。
一、改變教學方式,采用游戲教學法
現代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更喜歡一些動態的東西,這些“按不住性子”的表現實際上是動手能力強的表現。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從這個角度進行教學,糾正以往的死板教學方式。老師演示,學生跟學的方式看似效率比較高,實際上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覺到枯燥無趣。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過程中,如練習“跑跳運動”,不要只是讓學生玩跑跳的接替游戲,而要創新方式。例如,根據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畫角色,如“熊大熊二”和“光頭強”,讓他們扮演其中的角色,玩追蹤游戲,自然方式要求是跑跳進行。學生可以融入角色,在游戲過程中不自覺地達到課堂的目標要求。除了整體性的植入之外,還可以在游戲中隨意加入體育教學成分。這樣的隨機安排更加合適教學,但是要求老師有對課堂的掌握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融會貫通各種體育技巧,讓體育教學更加綜合而完整。游戲教學還可以更加簡單、輕松一些,隨便的一些游戲活動,就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課堂傳統,甚至成為學生群體中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
二、采用角色互換方式,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初中生有充足的活力,但是與此同時,也容易出現走神、精力不集中、精神渙散等現象。特別是在體育課中,教師本身就認為體育課是游戲的課程,無所謂學習精力的集中與否。因此,老師對課堂的要求比較低,學生自然自律性也降低。但是,老師也會因為學生的“不聽管教”而感到煩惱,如果硬性要求,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對其放任,也不利于成長和鍛煉質量的提高。建議體現改革宗旨,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采用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當老師,讓老師當學生。一方面,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安排課堂的辛勞,體會到他們管理課堂紀律的難處,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可以好好表現。這不僅可以使自己遵守紀律,積極參與到老師安排的活動中,也可以帶動其他同學。老師體驗學生的角色,感受怎樣的教育語言能被學生接受,從而啟發教學課堂,還可以融入學生的群體當中,和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交流更加便利,能看到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是怎樣的。
三、采用責任制的教學方式,合理分組積極活動
小班化教學一直是我國教育希望達到的局面,但是因為人口基數大,導致難以實現這一目標。所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轉化學生資源,將教學方式更加豐富而多樣化,相互監督,實現責任制度。初中生有了明顯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但是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恰好的程度。利用小組教學方法,將學生合理分組,以活動帶動體育教學,以個人帶動集體學習。初中生正處在心理發展的時期,他們會更加喜歡模仿榜樣,或者是受到同齡人的帶動。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科學分組,給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優秀的組長,組長具有某方面的運動特長,比如跑步快、跳得遠、跳得高等等,從而帶動這個小組的成員一起提高成績。而且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可以在課堂自己活動練習時,將責任分配到每個小組當中,組長要負責自己的組員,監督他們好好練習。在課堂結束時,老師可以通過抽查或者是自我推薦的方式考查學生的鍛煉情況。在體操的教學中,很多男生不擅長這些肢體動作,而女生表現得更加優秀一些。通過組內成員的相互幫助,女生帶動本組男生,糾正一些不規范的動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學生的叛逆心理,反而讓大家的積極性更高。這就是責任制度的“威力”,讓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集體而努力,而且組長站在學生的角度,也能體會他們鍛煉的辛苦,可以及時調整大家的節奏,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活動。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做到徹底有效,改變學生依賴老師,老師指導學生的壓倒性局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多聽取他們的意見,構建一個學生喜歡、老師主導、積極向上、效率更高的新型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康觀長.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策略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
初中體育的教學改革要突破傳統,將師生的角色重新定位,給課堂一個另類的設計,也要改變單一的講課和活動方式,讓教學能夠“出其不意”,更加吸引學生。教學之所以進行改革,是因為目前的方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而從現代社會的特點分析,孩子們的自主性更強,他們接觸和學習新鮮事物的能力更高,所以現代化的教學應該是開放式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選擇權,相信他們的能力。同時也做好監控,在自由發展的同時有跡可循,給他們奠定更好的人生發展基礎。
一、改變教學方式,采用游戲教學法
現代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更喜歡一些動態的東西,這些“按不住性子”的表現實際上是動手能力強的表現。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從這個角度進行教學,糾正以往的死板教學方式。老師演示,學生跟學的方式看似效率比較高,實際上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覺到枯燥無趣。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過程中,如練習“跑跳運動”,不要只是讓學生玩跑跳的接替游戲,而要創新方式。例如,根據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畫角色,如“熊大熊二”和“光頭強”,讓他們扮演其中的角色,玩追蹤游戲,自然方式要求是跑跳進行。學生可以融入角色,在游戲過程中不自覺地達到課堂的目標要求。除了整體性的植入之外,還可以在游戲中隨意加入體育教學成分。這樣的隨機安排更加合適教學,但是要求老師有對課堂的掌握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融會貫通各種體育技巧,讓體育教學更加綜合而完整。游戲教學還可以更加簡單、輕松一些,隨便的一些游戲活動,就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課堂傳統,甚至成為學生群體中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
二、采用角色互換方式,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初中生有充足的活力,但是與此同時,也容易出現走神、精力不集中、精神渙散等現象。特別是在體育課中,教師本身就認為體育課是游戲的課程,無所謂學習精力的集中與否。因此,老師對課堂的要求比較低,學生自然自律性也降低。但是,老師也會因為學生的“不聽管教”而感到煩惱,如果硬性要求,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對其放任,也不利于成長和鍛煉質量的提高。建議體現改革宗旨,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采用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當老師,讓老師當學生。一方面,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安排課堂的辛勞,體會到他們管理課堂紀律的難處,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可以好好表現。這不僅可以使自己遵守紀律,積極參與到老師安排的活動中,也可以帶動其他同學。老師體驗學生的角色,感受怎樣的教育語言能被學生接受,從而啟發教學課堂,還可以融入學生的群體當中,和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交流更加便利,能看到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是怎樣的。
三、采用責任制的教學方式,合理分組積極活動
小班化教學一直是我國教育希望達到的局面,但是因為人口基數大,導致難以實現這一目標。所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轉化學生資源,將教學方式更加豐富而多樣化,相互監督,實現責任制度。初中生有了明顯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但是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恰好的程度。利用小組教學方法,將學生合理分組,以活動帶動體育教學,以個人帶動集體學習。初中生正處在心理發展的時期,他們會更加喜歡模仿榜樣,或者是受到同齡人的帶動。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科學分組,給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優秀的組長,組長具有某方面的運動特長,比如跑步快、跳得遠、跳得高等等,從而帶動這個小組的成員一起提高成績。而且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可以在課堂自己活動練習時,將責任分配到每個小組當中,組長要負責自己的組員,監督他們好好練習。在課堂結束時,老師可以通過抽查或者是自我推薦的方式考查學生的鍛煉情況。在體操的教學中,很多男生不擅長這些肢體動作,而女生表現得更加優秀一些。通過組內成員的相互幫助,女生帶動本組男生,糾正一些不規范的動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學生的叛逆心理,反而讓大家的積極性更高。這就是責任制度的“威力”,讓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集體而努力,而且組長站在學生的角度,也能體會他們鍛煉的辛苦,可以及時調整大家的節奏,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活動。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做到徹底有效,改變學生依賴老師,老師指導學生的壓倒性局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多聽取他們的意見,構建一個學生喜歡、老師主導、積極向上、效率更高的新型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康觀長.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策略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