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意識,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而作為參與式教學來說,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融入課程教學中。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參與式教學方式進行運用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主要針對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提出了有效的意見,以此能夠積極促進初中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促進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運用
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合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積極運用,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更加合理。所以,筆者主要針對這一內容進行探討,研究了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和生物教學效率。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積極借助參與式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要想使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得到合理運用,作為初中生物老師,可以借助教學情境的創設,使生物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濃厚。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提出問題,合理激發學生的思維,以此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講解“尿的形成與排除”的過程中,學生在理解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而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形式,制作相應的課件,并且在屏幕中積極展現出來。由于多媒體能夠憑借自身的動畫、音頻以及圖片等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能夠使學生通過形象的畫面對抽象的知識進行合理理解,因此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習。另外,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后上網,搜集相關的生物生長資料,了解一些身邊的生物生長情況,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學習生物興趣的激發。
二、借助游戲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中學生好奇心強,且對新鮮事物的吸引力比較強,初中生物老師可以借助游戲形式,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由于游戲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在這一環境中樂于學習,善于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的過程中,生物老師可以設計合適的游戲內容,讓學生對食物鏈有深入的理解。在課堂中,老師將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與物質制作成卡片的形式分發給學生,不同的學生代表著不同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手拉手圍成圈,老師自身作為自然界,學生拉手形成的圈子為生物圈。然后,老師向學生提問,在這一問一答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生物在這個生物圈中的地位與作用,而且也能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圈中不同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能夠加深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理解;另外,通過對生態系統的理解,以及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的了解,需要培養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促進學生對生物圈中不同生物的認識與了解,提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鼓勵學生討論學習與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合作
能力
為了使參與式教學方式得到良好的運用,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提倡討論與合作學習,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且在課堂中對不同的小組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還要選取每個小組的組長,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使學生的參與意識更加強烈,以此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幫助,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解“酸雨”的相關知識內容中,對酸雨對植物種子的影響進行模擬時,老師可以對不同小組提出不同的任務。如“怎樣模擬自然的酸雨?”“每組實驗應該選擇的種子數量為多少?”等等。而在不同的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讓學生對實驗方式進行自行設計,并且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選擇,以此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探究能力、動手能力與思維創新能力的提升,在這些問題的研究探討中,學生對酸雨影響的認識加深,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
總之,參與式教學方式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而且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習的趣味性。因此,作為生物老師,需要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采用參與式教學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入游戲內容,借助討論與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更加深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俊梅.淺談初中生物教學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216-217.
[2]劉靜.初中生物有效教學實踐探究[J].新課程:中,2015(12):44-4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