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燕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給傳統金融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激烈的競爭中,也逐步催生出傳統金融的新合作。轉型中的商業銀行,正在不斷探討新路徑,將自身的優勢利用起來,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本文將圍繞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帶來的新挑戰和機遇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挑戰;探討
在我國,傳統金融模式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業等形式,他們之間是根據不同的經營范疇及管理形式區分的,但是手續繁雜且創新力度不足等方面的特點也是傳統金融的發展弊端。互聯網金融則是將金融通過互聯網的媒介實現互聯網與移動通信技術的相互融合,最終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中國金融行業發展來說具有獨特的積極意義。
1.傳統金融的基本分析
傳統金融通常是指銀行的基本業務內容,例如存款、貸款或支付結算等內容,從宏觀上講,傳統金融就是各式各樣的資金運作,可以是貨幣的結算兌換等業務,也可以是發行或保存貨幣,抑或是進行貴金屬交易等。換言之,典型的資金融通正是傳統金融的主要形式。從微觀上講,信用貨幣的融通也是傳統金融的主要形式,作為傳統金融,很多專業人士認為,其身所受到的限制過多,且傳統金融自身又無法及時突破。因此,按照傳統金融來運行的模式已經與我國的市場經濟嚴重脫節,傳統金融的存在使整個金融行業發展受到約束。無論是作用原理抑或是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或者是經濟實體間存在的聯系,這些都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間存在的明顯差別。我們在辦理金融機構相關業務時,通常會選擇本地銀行作為主要辦理方式,但是很多人還不了解第三方支付的存在,例如支付寶、B2C、P2P等模式。很多貨源沒人尋找到出處,也沒人敢隨意放貸。但是在互聯網金融出現后,很多貨物信息及信貸情況可以通過互聯網被銀行收集相關數據。
2.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分析
在互聯網體系下,金融行業逐步給互聯網所滲透,很多網上工具及平臺逐漸將傳統金融的相關業務涵蓋,由此便產生了互聯網金融。從宏觀上講,電商、第三方支付及信用評級考核都屬于互聯網金融的范疇。從微觀上講,資金流通依托于網絡平臺存在的交易形式便是互聯網金融。構成互聯網金融有兩個關鍵性因素,這便是傳統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傳統金融機構包括網上銀行、電子商務。而非金融機構則包括P2P網絡信貸、第三方交易平臺在內的諸多機構。當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正引領著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對金融領域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盛行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及社會效益。
從互聯網金融的特征來說,更加便捷、高效、快速是互聯網金融優于傳統金融的主要特點,正是由于依托了信息技術的前提,才使得互聯網金融有別于傳統金融,特別是在金融服務的相關手段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虛擬網絡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服務途徑,傳統金融則依靠實體店面來實現服務。在網絡環境下,客戶不再需要排隊等待便可以實現貨幣交易,很多金融往來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便可實現操作,網頁中的眾多服務項目,基本可以囊括客戶的需求。因此,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人們的交易習慣,滿足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可以為金融服務領域帶來更多福利。
3.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改變了中國的金融業態
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年,當時在我國可謂是開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引起了業內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當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互聯網金融一詞。作為新生事物,起發展程度可謂空前絕后。與全球范圍中的其他發達地區相比,其發展規模也是空前的。互聯網金融一詞似乎只存在于我國,對全世界范圍來說,并沒有成型的互聯網金融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金融僅僅停留在支付等層面,并沒有滋生出新的金融業態。在我國,互聯網金融主要利用的形式包括網上支付、信貸、眾籌等,但是相比這些業務來說,其他國家相關的業務發展規模很小,并沒有像我國一樣發展成為全民關注的效應。
究其原因,很多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認為,這是由于我國金融體系長期處于金融壓抑的狀態下,最終滋生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狀態,很多金融業務的監管套利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在長期的金融壓抑下,我國的金融體系持續受到管制,資金的配置主要依靠銀行體系。傳統金融所能提供的服務早已經落后于市場需求,巨大的融資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下遲遲得不到滿足,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高度管制的金融市場里,仍然存在監管盲區,這些盲區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和機遇。在我國能夠支撐起互聯網金融的根本原因便是制度因素,這是符合互聯網金融在我國旺盛發展的基本邏輯的。我國金融運行過程中借助于互聯網,對傳統金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甚至可以顛覆傳統金融的存在。在互聯網技術面前,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的金融模式正在不斷使資金融通與金融服務相互融合,互相促進。資金配置更加高效、渠道更加廣泛、數據信息搜集更加便捷、交易成本更低且系統技術更加優越等方面的優勢的存在,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成為更加大眾化的金融形勢,被廣大用戶所任何和普及。傳統金融所開展的相關業務也在不斷與新興技術相融合,例如移動支付、云計算等便是兩者深度融合的結果,這就滋生出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從過去只有傳統金融到今天迅速崛起的互聯網金融,整個過程的飛速發展表明了我國的互聯網精神,這是一種從技術層面騰飛的過程,也是互聯網不斷創新發展為金融領域帶來的全新體驗。由此可見,為傳統金融注入新鮮理念及活力的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市場前景依然廣闊。
4.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產生的挑戰
4.1金融交易的支付途徑更加豐富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熟練掌握了手機、平板電腦等客戶端的支付技術,通過現代化的支付手段完成交易,已成為大多數人普遍掌握的事情。人們通過手機或PC終端完成支付行為,可以省去不少過去只能依靠銀行才能完成的支付行為,省去不少麻煩。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戶便可完成許多交易活動,方便快捷的同時節省了很多時間,這是互聯網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一個重要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網民人數在不斷攀升的今天,通過互聯網消費,支付各類生活費用已成為大多數人在網上完成的交易內容,例如水電費、通信費等。
4.2常規企業資金供求模式得到調整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很多國內企業其資金靠攏理由開始向企業的客觀需求轉變,過去資金供給的發展形勢成為歷史。互聯網金融也使得企業在信貸途徑及信用評級制度得到改變。特別是微信、QQ、微博等網上交流互動的軟件普及后,很多企業客戶依靠這些新載體便實現了溝通交流,投資理財的目標通過線上就可以完成,過去傳統金融機構充當中介的情況成為過去式,用戶可以在網上輕松實現在線交易。
4.3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解決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互聯網金融無疑為他們提供了眾多幫助,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其自身發展瓶頸的今天,通過互聯網金融,可以為中小企業開拓融資渠道,利用民間融資的形式,逐步解決發展中資金短缺問題。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表明,傳統金融結構存在一定的缺陷,互聯網金融中的P2P模式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豐富了獲取信息的途徑及手段,使中小企業可以借助這一的平臺輕松實現貸款的需求,并經過專門的網站作為中介結構,幫助其可行性投資項目公開化,為聚攏資金創造有利條件,從而解決發展瓶頸問題。
4.4不斷沖擊著銀行體系
現階段,我們現階段接觸的銀行體系,都是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很多業務自身都經過嚴格的審核標準,這也是保證交易過程中更加安全、可靠,此外,交易流程及信貸流程也都經過嚴格的限定,包括資金流轉業務等都是經過銀行實際作業后完成的,這些業務也使得銀行自身發展陷入僵局。互聯網金融發展后,我國的金融領域與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不斷為銀行開拓出全新的業務活動,這些圍繞互聯網金融產生的業務可以更快、更好地適應當今我國金融領域的發展需求,不僅能夠滿足銀行體系自身發展,還能夠為銀行體系提升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因此,互聯網金融既對銀行體系產生沖擊,與此同時也可以為銀行體系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革新發展,我國的金融領域也在與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中得到迅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傳統金融是一種巨大的沖擊力。特別是互聯網已經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這也是互聯網對我國金融領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關鍵。我們應當盡早發現互聯網金融能夠幫助傳統金融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的有效途徑,優化互聯網金融的同時,不管革新傳統金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鳳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J].金融論壇,2015,01:3-6+65.
[2]張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J].經營管理者,2015,11:57.
[3]李勇軍.淺議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挑戰[J].財經界(學術版),2014,05:8-9.
[4]楊超.試論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J].商場現代化,2015,Z1:130-131.
[5]滕霄.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