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慧
摘 要:本文闡述了在電子制作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引進互聯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并以多諧振蕩器雙閃燈電路分析與制作為例,介紹了具體的項目教學過程。
關鍵詞:互聯網+ 電子制作 一體化教學
電子制作課程是電子技術類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該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必須兩者兼顧。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意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一、引入互聯網技術手段,增強教學前的預習效果
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理論基礎薄弱,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學生對理論推導比較反感,討厭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備課時,應將教學內容適當刪減,只準備實踐教學必須用到的理論知識,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理論知識編輯成文字、圖片、視頻等直觀的教學內容,通過微信公眾號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學生利用手機閱讀后,可以在文章后面發表學習體會。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留言,認真檢查和評估學生的預習效果,對預習認真的學生及時表揚,對不預習的學生也要設置懲罰措施,以此激勵學生參與到預習中來。長此以往,就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自學能掌握的內容,教師課堂上就可不再重點講解,把節省的時間用于實踐教學。
二、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采用小步驟的實踐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分開進行的。講授理論時,教師在講臺上講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學生坐在課桌旁;教師板書教學重點,學生就在筆記本上抄寫;教師點名提問,學生就站起來回答。實踐教學時,教師簡單布置實踐教學任務后,學生根據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學生遇到問題時,舉手向教師求教解決方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依靠死記硬背學習知識,理論指導實踐操作的作用明顯減弱,容易導致學生厭學、怕學,不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形成。
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實踐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一般以45分鐘為一個教學課時,知識點講解和操作步驟的演示控制在15分鐘以內,學生獨立訓練的時間和教師評價的時間保持在25分鐘以上。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將每個教學任務拆分成多個教學活動組織教學。下面以電子制作課程中的“多諧振蕩器雙閃燈電路分析與制作”為例,介紹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項目:多諧振蕩器雙閃燈電路分析與制作。
任務1:電路原理圖分析(理論課);任務2:元器件識別與檢測(理論實踐一體化);任務3:PCB布局及產品制作(理論實踐一體化);任務4:產品調試及檢測(理論實踐一體化);任務5:項目報告編寫(學生作業)。
這里以任務2為例闡述教學過程。多諧振蕩器雙閃燈電路使用了電阻、電容、發光二極管、三極管四種元件,可以把任務2拆分成下面四個活動,每個活動安排1課時,也就是45分鐘,活動安排如下。
教學活動1:電阻的識別與檢測(1個課時);教學活動2:電容的識別與檢測(1個課時);教學活動3:發光二極管的識別與檢測(1個課時);教學活動4:三極管的識別與檢測(1個課時)。
在組織實施教學活動1時,因為學生已經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習了相關的內容,所以只需要重點講解色環電阻的識別方法及萬用表檢測阻值的方法,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然后拿出項目中的兩種不同阻值的電阻讓學生識別并檢測,教師聽取識別與檢測的過程,并給予不同級別的評價,這一過程不少于25分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委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協助教師對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并認真登記每一位學生的評價等級。
當教學活動2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個教學活動,直到完成所有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安排充分發揮了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增強教學評價的效果
電子制作課程結束時,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集中起來,在作品上標注學生的名字,拍好照片,配以學生的項目報告,統一發布到微信公眾號上,組織全體學生欣賞并對作品做出評價。還可以將優秀的作品放到學校展示,以激勵更多的學生學習、模仿。
這種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制作課程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加強了教學前的預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在教學結束后,增強了教學評價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意識。實踐證明:一體化教學可以更好地為社會培養了一專多能的通用型、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