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本文針對服裝專業的實習教學,提出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做到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學內容產品化、教學方法活動化、教學重點直觀化、教學態度親和化、教學語言生動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圓滿地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服裝專業 學習興趣 激發 教學多元化
興趣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習的重要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的大腦和多種器官處于活躍的狀態,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技校服裝專業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缺少學習動力。在從理論學習轉向專業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操作過程總是不得要領,事倍功半,導致學生產生了畏難或厭學情緒,學習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擺在技校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針對所在學院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及時調整了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習興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學內容產品化
技校服裝專業學生的縫制基本功訓練是從上機踩直線開始的,學生練習了幾天,就感到乏味、無趣。為此,筆者調整了教學方法,將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學內容產品化,從生活中提取練習素材,使學生完成的作業就是一件能使用的產品。例如,要求學生在一周內的實習中,為家人或自己做兩雙布鞋墊或一個圍兜,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在教師講解完裁剪及制作要求、縫制方法后,通過實物演示、現場指導、實習訓練等形式,所有學生都如期完成了兩件作品,并帶回家送給家長,獲得了贊譽,心理產生了成就感和滿足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完成了“練線”的課題任務,又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為了維持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把課題延伸為讓學生為自己做一條“一步裙”,作為實訓特色作品,參加學院組織的學生作品大賽。此時,學生熱情高漲,從課前面料篩選、款式確定,到樣板成型、裁剪撬邊,學生主動提問記錄,看縫制實錄,學習主動性明顯加強,興趣得到了激發。教學實踐證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具備發現生活、利用生活、駕馭生活的能力,讓學生逐漸從生活中的物件做起,漸漸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步入廣闊的興趣空間。
二、教學方法活動化,教學重點直觀化
技校學生好動不好靜,他們對各種各樣的活動興致很高,但注意力集中一般只保持20分鐘左右。根據這一特點,筆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將最新的簡潔的流行款式融入教學過程中,巧妙包裝,隆重介紹。例如,根據近幾年國學熱引發的中式服裝的火爆回歸,將課題設計為“中式襯衣秀”,要求學生模仿中式品牌,制作一件夏季襯衣,舉辦一次“我秀我衣”的主題活動。全體學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務,認真設計、嚴格操作,在現有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又提出了很多問題。例如,在設計制作上衣斜插袋時,為了使學生明白結構間的組合關系,筆者預先準備了樣品,要求學生按工藝順序逐一拆卸袋子的縫緝線,邊拆卸邊記錄拆卸步驟,并逐一講解與拆卸過程相反的縫合過程。同時,通過實物演示、視頻錄制回放等直觀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抽象的縫制過程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學生的自尊心、主動性、求知欲大大增強。
三、教學態度親和化,教學語言生動化
教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教學態度,贊美的言語,寬容的微笑,鼓勵的眼神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師生的距離,使師生關系更融洽。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努力把握自己,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體察學生的情緒感受,尤其對待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筆者把更多的思考時間留給她們,鼓勵她們在課堂上敢于提問,寬容她們在實習中的錯誤,對她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與鼓勵。在教師優美的語言的引導下,學生往往能產生愉悅的心情和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筆者通過幽默的語言、恰當的比喻、巧妙的設疑、有趣的舉例來提高教學效果。例如,用“泡泡一樣的袖”“給公主造型的線”“激起波浪的裙”等描述專業詞匯,引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潛在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師善于對教材進行藝術加工,只有為學生建立一個寬松、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學習環境,才能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地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才能主動地探索、解決所面臨的實習問題。
總之,在服裝專業的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興趣為動力,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抓手,并通過多種措施,以幽默親和的語言、逼真生動的情境、有趣實用的課題吸引學生。這樣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激活學生的大腦,促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南通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