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臨惠
摘 要: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批學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師不能給予及時的重視和指導,它們就有可能成為導致學生外在行為失調、過錯行為頻繁的一個潛在的內部因素。
關鍵詞:心理問題;策略;職業教育
中職校生與普通高中生因為在學校環境、文化氛圍和社會評價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在自我意識的發展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另一方面,中職校生和其他同年齡人一樣,有著良好的品質,內心存在著積極力量。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致力于糾正他們的弱點和錯誤,更重要的是關注和發掘他們的長處和成功的經驗,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態度,幫助他們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生活,提高其信心和自尊,擁有快樂和幸福。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批學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師不能給予及時的重視和指導,它們就有可能成為導致學生外在行為失調、過錯行為頻繁的一個潛在的內部因素。現將工作過程中接觸了許多不同心理特點的學生,對他們的心理特點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總結如下:
一、心理問題分析
(一)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他們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時期成績都不是很理想,目標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畢業的提前競爭,他們考重點高中無望,心理有一種失落感,又由于社會不正確的輿論,認為上職業中學沒有出息,從而進入職中又顯得無奈;因此,進入職校以后,在心理上無法擺脫自卑的陰影,自信心難以樹立起來。
(二)好奇心強與識別能力差。中職生剛到學校進入了新的環境,不善主動與人交往,比較孤獨,但此時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和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們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養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不顧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管教,出現逃學、曠課等等行為。嚴重危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最后可能因此走向違法犯罪之路。
(三)自我意識不夠健全。他們這些學生,自我意識較差,對于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不能夠正確擺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尋找外界因素來為自己解脫,以便維持自我心理平衡。許多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客觀地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比如,兩個學生產生矛盾后,班主任在詢問情況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學生說自己不對,第一句話大多都是指出對方的不足,不能認識自身所存在的問題。
(四)中職生情緒波動大,容易沖動。青少年時期學生的情緒有著強烈、動搖、不穩定、不協調的特點,明顯表現出沖動和愛幻想,時而這樣,時而那樣。例如剛剛還是高高興興,突然又怒氣頓生;或者是一會笑,一會哭,情緒的變化起伏不定,難以捉摸。有時還會出現行為障礙,如攻擊行為、逃學、曠課等,有時因一點小事或一句無關緊要的話而大打出手等等類似的事件在校園里屢屢發生。
二、應對策略
(一)幫助學生明確目標,樹立信心。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如果遇到海浪、臺風,將是非常危險的。作為一個班的班主任,首先應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樹立起他們的信心,每一個學期班級里應該有一個大的或者幾個具體的目標,這樣學生有了一個既定的目標,那么也就會得到一定的收獲。
(二)提高自身修養。引導學生平時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自我觀察,合理的自我分析,了解自己,通過觀察和反省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可以增強自信心,使自己的優勢盡可能地得到發揚,能夠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人際交往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了解自己的劣勢可以揚長避短,自我鞭策。只有正確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和堅持不斷地自我鍛煉,自我完善,才能很好開展成功的人際交往。
(三)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學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有可能事與愿違。善意的語言,真實的感情,客觀的說理,尊重的態度,無疑是我們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處理學生問題最好的方法。在教育的過程中,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應該以理服人,強壓是達不到最終目的的。
(四)教育學生保持適宜的情緒狀態。我們可利用一些身體活動來緩解:比如散步、打球等。用詞語或理智控制自己情緒發生的強度,或用注意轉移來引導情緒的發生方向,能保持適宜的情緒狀態。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精力旺盛、體力充沛的學生得以釋放,同時充實他們的情緒與情感體驗。在活動中,他們的才華得以施展,聰明才智得以發揮,從中也建立了學生強烈的義務感、責任感、榮譽感。
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途徑,對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下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迫在眉睫,同時也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們提出了高要求,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卻日益凸顯。對此,我們決不能忽視。然而,簡單的關懷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學校、學生及教師個人都要從重視做起,科學、有效地解決問題,共同努力建設高水平、高質量、身心健康的師資隊伍,令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后顧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