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 要:伴隨國際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幼兒英語教育也日漸白熱化,但就幼兒英語學習的目標定位并不明確,而且幼兒英語師資也極度貧乏,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就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幼兒英語師資的培養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就幼兒英語師資培養提出建議,為今后專業化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專業化;幼兒英語;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2-98-2
0 引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國際交流的不斷頻繁,英語的巨大作用也日益凸現,在我國,英語學習低齡化的趨勢日益上升,在這一大背景下,幼兒英語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幼兒園及社會各界的關注,成為幼兒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然而,幼兒英語教育在我國教育界仍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議題,一些地方的一些教育部門也明令禁止在幼兒階段實施英語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各界如何激烈爭論,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卻將英語的學習作為特色而吸引了更多的家長,這就要求我們要客觀認真地去對待這一現象。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幼兒期是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幼兒的語言系統都處于發育形成階段,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所以應該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語言輸入的刺激,而且,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還有助于幼兒各種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學習英語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本文筆者通過對幼兒英語學習目標定位的闡述,針對學前教育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有關學前教育英語教師培養的方法,僅供參考。
1 明確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定位
1.1 培養幼兒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幼兒語言潛能,為未來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常說,出生牛犢不怕虎。幼兒天性大膽自由,敢于嘗試新事物,不怕犯錯,幼兒教師應該利用這些優勢,為其提供能引發幼兒說英語的學習環境,使其保持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其未來的第二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語言的音調感,培養其語言敏感性
人的語音覺知在學前階段形成,學前階段通過各種兒歌,童謠,說唱的引導輸入,可以讓幼兒有意識的不經意之間獲得第二語言的語音語調感,增強對英語的敏感性,有助于培養幼兒潛意識中本能分辨母語與英語的差別。但應注意的是,這一階段的學習,應注重以聽說為主的語言感受,而不是具體語音語調,詞匯學習的多少。
1.3 培養幼兒初步的口語交際能力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對外界的人和事充滿好奇,喜歡說話,喜歡模仿,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幼兒英語教師應該抓住并充分利用這些特點,著重培養幼兒的聽說能力,發展其簡單的交際能力。通過各種教學形式,給幼兒提供豐富、純正、地道的英語學習資源,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英語聽說訓練,這既有助于語音語調的培養,又有利于語言的理解,文化的感悟以及對聽說能力的培養。
1.4 引導幼兒了解多元文化知識,培養幼兒對多元文化的認知意識,進而培養其開放性的思維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在形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統一體。學習語言也就意味著必須了解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所以,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應該從開始就注意文化的感悟,通過原汁原味的英語兒歌、故事、游戲、話劇等具體內容,感悟不同文化的特殊性,了解不同語言群體的生活世界,從而建立多元文化知識的意識。
2 幼兒英語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幼教工作中,教育的對象一個特殊的群體——幼兒,他們心智發展尚未成熟,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特殊性,因此,作為幼兒英語教師應該具備英語教師幼兒化,幼兒教師專業化的雙重身份。
2.1 英語教學突出幼教特點
幼兒英語教學的對象是幼兒,他們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與小學生、中學生的差別。所以,在引導幼兒學習英語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個性差異,把握幼兒語言學習規律,才能運用適當的方法,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幼兒的特長,培養其興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上,要以幼兒教育理論知識為先導,培養出掌握幼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同時具有扎實專業基本功的幼兒英語教師。
2.2 扎實英語基本功
具備了幼兒教育理論,還不能成為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要想成為專業的幼兒英語教師,還必須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準確的發音,流暢的語調,流利標準的英語口語,并能運用英語靈活組織幼兒英語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給幼兒創設恰當、生動的語言環境,保證幼兒接受到標準規范的語音語調,感悟地道的異域文化,為幼兒開放性思維的培養,綜合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3 專業化幼兒教師培養的策略
3.1 分流與分階段相結合
由于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不濃,統一學習只會成為幼兒英語教師培養的障礙,想在短期內培養出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依靠傳統的課程安排和計劃實屬困難。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使學生突出特長,展其優勢,學前教育專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市場需求,分析問題,審時度勢,重新調整英語課程計劃,將學生分流——就是將基礎較好、語音語調規范的學生分流出來,優化學習環境,創設積極的氛圍,進行培養。并在不同的階段按照相應的語言技能模塊對學生進行語言學習訓練。
3.2 院園結合
注重實踐和應用,加強教育見習與實習,最好的模式就是有足夠固定的幼兒園,院內有園,院園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依托,學生隨時都可入園參觀與觀摩學習,院是園的支撐,園是院的保障。
3.3 開設專門的幼兒英語教育專業
由于幼兒英語教育的迅速發展,幼兒英語專業教師極度匱乏。很多幼兒英語教師都是中師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有一定英語基礎的教師來擔任,有些甚至是邊聽邊學邊教,還有一部風是英語專業畢業,又沒有幼教知識,這兩類教師都是不可取的,前一種,少了專業知識,錯誤的語言輸入會誤導孩子的一生語言學習,而后者又缺乏幼兒教育的理論依據,會將英語學習成人化,最終會導致幼兒語言學習失去興趣。為滿足幼兒英語教學市場的需求,開設專門的幼兒英語專業,制定合理的計劃,開設科學的課程,培養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以滿足幼兒英語教師的市場需求。
4 幼兒英語教師的素質要求
4.1 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國務院制定的《幼兒教師職業素質基本要求》中第一條要求是“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教師對幼兒的關心和愛護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成人的愛撫,能使幼兒得到情感上的滿足,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增強自信心、安全感。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這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注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苯處熀陀變洪g的良好關系,可以使幼兒樂意接受教育。
4.2 扎實基本功
幼兒英語教師首先要有比較扎實的業務技能,包括準確的發音,流利的口語,要研究以幼兒為本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并且能靈活運用幼兒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不僅要具備日常用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能把評測運用于游戲和教學中,使教學更加豐富有趣。
5 結束語
幼兒英語教育是一個新領域,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也不例外,這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工程,在實踐中應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努力尋求新思路,為培養合格優秀的幼兒英語教師找到科學的培養方式與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張允.對我國幼兒英語教育的思考[J].教育導刊,2011(6).
[2] 陳穎.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發展(下)[J].山東教育,1999(6).
[3] 周兢.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04(12).
[4] 常笑.幼兒英語學習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探析[J].科技視界.
[5] 婁沂.幼兒英語教育目標定位及學前英語師資培養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