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娥
口算是指在不借助計算工具的前提下完成數學的運算,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重要教育內容。我國《數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四則運算,同時要對20以內的四則運算進行精確的口算。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學者需要加強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尤其是在教育條件相對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
一、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意義
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教育中,加強對其口算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加強對其口算能力的培養,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其養成嚴謹的思維習慣,同時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其次,對于學校的發展而言,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學校的綜合競爭能力。最后,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言,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不但符合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并且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可見,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1.運用實物輔助教育
小學數學低年級四則運算教育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抵觸的情緒,不利于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基礎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實物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四則運算的過程,這樣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可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視算能力。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中,由于教學設施相對缺乏,因而教師可以采用可利用的實物來輔助教學。如小棒、粉筆和手指等,在教學過程中,對于10以內的加減運算,輔助實物加以練習,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掌握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口算能力必然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加強對算理的運用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加強對算理的運用,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口算的基本方式。例如在教導學生8+5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粉筆盒和13根粉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8根粉筆置于粉筆盒內,同時將5根粉筆置于粉筆盒外,詢問學生怎樣擺放才可以確定有多少根粉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將粉筆盒外的5根粉筆拿出2根,將其置于粉筆盒內,這樣粉筆盒內具有10根粉筆,粉筆盒外具有3根粉筆,一共13根。從而通過算理的方式可以較好地提升學生的運算準確性。
3.培養科學的口算習慣
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科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口算習慣,在口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一看、二想和三算”的習慣,首先需要學生認清計算符號,不要急于運算。其次在學生看完題目后,需要分析計算方式以及步驟。第三,在計算的過程中,由于口算需要學生的記憶能力,因而教師要引導學生求準,而不是求快。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而可以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4.多樣化的興趣教學方式
聽算教學方式。在教師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聽算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在教師發布題目后,可以讓學生將結果直接寫在紙上,還可以點名讓學生來進行回答,這種方式需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達到手腦并用才可以達到掌握口算能力的效果。
搶答教學方式。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發展中,由于小學生通常具有攀比意識,因而在農村小學生的口算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搶答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的表揚,而對于答錯的學生不要盲目否定,運用科學的指導方式來引導其掌握正確的運算規律。例如教師可以隨機出題,如15+12,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同桌之間進行搶答訓練,之后變成小組搶答。在這種競爭環境逐漸激烈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對口算的掌握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可以更加認真地投入到口算的學習中。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的稀缺,因而教師需要運用可利用資源,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以便可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農村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可以加強對口算教學的認知,同時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