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麗
摘要: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一種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形成終身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在新課程改革下,物理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點,把握好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規律,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藝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在實踐與探究中學會研究物理問題,增強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75-01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太快,學生大學畢業后,他們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可能就已經過時了,想要適應社會,就必須再學習。面對新知識,只有那些掌握自主學習本領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如果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成為落伍者。可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很重要的教學意義。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學生與教師關系不好,甚至處于對立狀態,學生處處與教師作對,又怎么會喜愛上教師所任教的學科?更談不上自主創新。因此,要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這樣才能實現情感的正遷移。要平等對待學生。學生有著與教師平等的人格與需求,無視學生的獨立性與個體性,一味地壓制,使學生喪失自主權,只能讓學生從屬于教師,被動參與教學,成為機械而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將學生視為平等的學習主體,站在平等的位置來與學生一起參與教學。當學生感受到平等,自然就會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這里所說的實例化教學的意思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穿插一些可以有學生們一起完成的實踐或實驗。學生在課堂上不應該僅僅是單純的聽眾,他們也可以成為授課活動的參與者。
二、作業要嘗試多樣化
新課標對于作業評價的解釋是:作業不僅包括書面練習,而且包括課外小實驗、收集資料、閱讀預習等.物理作業要力求形式上的多樣性,學生對一成不變的東西時間久了,興趣不大,因此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改變一下形式,除了書面作業外,還可以是口頭作業、課后小實驗、小制作、查資料等形式,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動能、勢能、機械能”后,我布置學生每人回去做一個會跳的小卡片,第二天物理課前開展一場比比誰的卡片跳的高的競賽.物理教學的任務與目標則在于將“淺顯化”的物理現象上升為“規律化”的物理理論知識,這一過程需要學生自主探究實現,學習物理知識時,如果僅停留在現象的學習過程中,肯定是不夠的,作為教師的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探討,讓學生能夠從“淺顯化”的物理現象中發現其中的混亂與變化,并且能從中探索出一種有序的規律,實現現象與意義上的和諧統一。
三、運用電教技術輔助教學
現代電教技術為教學帶來了生機與創新,電教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提高了教學效率,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創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電教技術創設的圖文情境,既有聲音,又有圖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展現物理實驗中看不見的物理現象。比如電流、磁場等。多媒體還能控制課堂節奏,優化課堂設計,加大課堂容量,節約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多媒體還能模擬史前文明情景以及戰爭場景,節約人力與成本,保障了人們的安全,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水平,革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電教技術,可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可觀的情景,將逝去的物理現象再現出來,能延長人們的視覺與思維,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園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讓學生樂學,產生為人類奮斗的情感。
四、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物理實驗在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能力以及學習的有效性。將物理知識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地聯系起來,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需要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浮力”的知識過程中,根據浮力的相關概念,應該首先向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只有在液體和氣體中,浮力才能對物體產生向上托的能力,這個力便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其產生的原因便是物體上方與下方之間產生的壓力差。隨后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引導學生在試驗中得到浮力的公式。與此同時,在實驗之前,教師應該準備好所需要的實驗器材,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印象。
五、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可以用物理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輔助不能被限制在課堂內,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物理實驗輔助應用于課外。比如在學習有關于托盤天平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開發托盤天平的用法,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內容,使實驗輔助可以促進學生物理應用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也要向學生滲透數學能力的重要性,禁止學生使用計算器,加強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
總之,自主學習好處多多,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教師去了解、去解決、去嘗試,不斷總結,不斷探索,從而把我們的教育事業不斷推向高處。
參考文獻:
[1]王曉清.基于初中物理有效性學習的探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6-01-15
[2]段串懷.新課程改革下搞好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探討[J].學周刊;2016-01-15
[3]姜守國.關于初中物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看法[J].中華少年; 2016-01-25
[4]伍廣虎.談如何用實驗輔助初中物理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4-11-01
[5]李麗(導師:邵利).“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