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在新舊觀念發生碰撞下,很多師生都對新課改感到不適應?,F在最突出的是新課改中的課堂教學方式。新課改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探索,培育學生發現問題、怎樣及時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策略,要培育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對地理這門學科有足夠的興趣。這也對初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地理教師來說要以一切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理念出發,既強調學習知識的趣味性,也要強調學生學習的重要性。需要地理教師在新課改下主動出擊,以多元化的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熱情。
一、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的現狀
初中地理是一門極具自身特點的學科,盡管屬于文科范疇,但是又稍偏向理科,因此對于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而言均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表明,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其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當前,我國大多數的初中地理教學依然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視為教授中心,采用單一的“填鴨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免產生系列問題。一方面,教師進行按部就班的講解,學生死記硬背,難以融入教學過程中。另一方面,教師一味的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注,不僅會錯誤估量學生理解程度,而且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思索、創新能力均得不到培養,也很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方法
1、初中地理教學中新課改教學方式之研究性學習。1學生的多方面的發展需要研究性學習。新課改中的地理教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僅要培育學生看圖、解圖等最基本的技巧,還要讓學生學會搜索并且運用各種地理信息,以實現培育學生靈活的思維和實踐能力。這種研究性的學習主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到生活上。在新課改中的地理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但前提是跟地理學科有關或有助于提升地理學問的知識進行探索和研究,目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地理時刻在身邊,學習地理對自己有實際作用,這樣學生學會地理的同時,自己又能得到更好的發展。2地理教師的能力提高需要研究性學習。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地理在中考中的分量并不大,于是,學生沒有給與地理足夠的重視,教師本身也是如此。很多地理教師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那種固定式的模式使他們的教育理論水平一直處在一般的位置,甚至還有教師的水平處在下滑的狀態,所以,地理教師的能力更談不上進一步發展。
2、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方式的具體化。1精心設置課堂的創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考試中,學生可能會對學過的知識又要重復去記憶,由此會產生厭倦的心理。如果地理教師在此階段還是單純地講解一些知識點,學生會覺得沒什么新穎,沒什么心情去記憶,這樣一來,收獲頗少。所以,筆者認為在此階段,地理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把學過的東西講得新穎點,讓課程的氛圍變得活躍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強化學生的識圖能力,讓學生自主從地圖中獲取信息。我們都知道在地理中,地圖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更是學習地理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載體。在學習地理過程中,學生結合課本和地圖冊學習,懂得在實踐中看懂圖中的符號,顏色各代表的地理事物。讓學生去看《中國的地形分布圖》,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地勢的最高和最低地勢來理解我國地勢的分布區域和變化情況,每一條等高線所在的地理位置、延伸區域,并對其特征進行觀察和發現,最后得出總結。學生最終可以察覺到我國地形的分布規律,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各種各樣。分為三個階梯,第一階梯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主要是盆地,第三階梯主要是丘陵和平原。這種方式的主要好處是,學生的腦海里能建立起比較清晰的空間分布圖。學生在很好地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圖思維,為以后可以獨立地從地圖中獲取知識提供了幫助。3善用提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學生有了疑問于是他們就去思考、去探索。在地理教學中,經常對學生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問的方式很重要,教師可以用新穎的提問方式去取代以往曾經那種呆板、傳統的方式,相信那樣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學生也會跟著教師的思維去思考。即在平時的地理課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在問題中不斷思考,進而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4利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設備要保證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地理教學的直觀性。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充分展示各種地理現象的形成原理和過程,從而讓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獲得足夠充分的理解,更好地學習和記憶地理知識。
總之,新課標要求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一改傳統地理教學的弊病,主張在適當保留教師課堂指導性任務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其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和探索地理知識,才能使自己向前發展。同時運用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渠道,才能激發學生超越于知識之上的靈感和創造能力,從而達到促進和改善整個教學流程之目標。
參考文獻
[1] 白劍俠.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21世紀中學生作文.2009,(12).
[2] 王方曉.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