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小雨
【關鍵詞】 英語教學;提升;語言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116—01
英語是一門應用語言學科,英語教學則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應用能力的過程。掌握一門語言,意味著我們要能夠將這門語言應用到生活中,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不僅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效果的重要考量。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英語音標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高中階段要讓學生形成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活的語言,它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所用。而掌握語音,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英語音標是掌握英語語音的重要工具,熟練地掌握英語音標對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母語是漢語,漢語的發音方法和英語有很大區別,學好音標,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英語的發音技巧,提升我們的聽力和朗讀水平。英語的音標還與英語單詞的結構有關聯,掌握音標則意味著我們可以學會由聽單詞讀音拼寫出單詞的方法,因而英語音標的學習,對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反復的練習是學習和掌握音標的基礎,教師在開展英語音標教學時,要將音標和單詞融合在一起,每教一個新單詞,及時將單詞的音標交給學生,并讓學生比對音標來找到單詞發音的要領,并理解音標和單詞拼寫之間的關系。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情、手勢或體態來解釋某些詞匯和語言。為了讓學生掌握一組介詞短語,可以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使用不同的介詞短語描述教室的不同位置。如, Where am I standing ? Im standing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lackboard. Im standing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Im standing on Limes right. 待學生理解后,由面到點進行訓練,直到上口并掌握,然后變換人稱操練,使學生積極發言,人人開口,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有關介詞短語的運用。通過這種教學,能夠使學生將單詞的拼寫和讀音建立聯系,使學生看到單詞就能夠想到音標,聽到讀音也能夠拼寫,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培養學生英語語感
我們在說漢語的時候,并不會去思考詞語的意思,而是能夠避開意識思維且直接將記憶的語言應用到生活中,這種語言的快速轉換應用能力就是語感。優秀的英語翻譯人員在使用英語時,也可以和說漢語一樣,避開意識思維對詞義的思索,這也是英語翻譯人員已經養成了自己的語感,形成了英語思維。我們在英語教學時,也要注意對學生語感的培養,語感的培養是建立在大量反復練習的基礎上的。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我們可以在聽力課上安排適當的聽說練習,讓學生通過聽來理解英語對話和朗讀的意思,還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時安排學生排練英語課本劇,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境來進行朗讀和模擬訓練。校園英語廣播也可以給高中生播放英語新聞、英語詩歌、英語故事和英語歌曲。這種外在的英語環境,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的能力和大膽練習的條件。除此之外還要給學生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閱讀內容,并讓學生通過查英語字典等方式來獨立翻譯閱讀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讀音、拼寫與句子的聯系,以此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
三、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切忌簡單的重復和機械式的記憶,而要千方百計強化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在訓練中,我們要努力融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于一爐,追求最佳的表達效果。突破以“教材為中心,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如訓練造句能力,教師可以先提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學生根據各自的意愿作出不同的回答:“ 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a cleaner, etc”教師還可以繼續問:“why?”,引導學生繼續運用英語回答,以實現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我們就要做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練習,想要掌握英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的練習,但在引導學生展開英語練習和學習時,教師也要注意把握好方向,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音標應用水平、語感和英語應用能力等方面,最終實現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目的。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