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娟

摘要:基于昆明市官渡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分析了該地綠化苗木發展現狀,并針對官渡區綠化苗木培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官渡區;綠化苗木;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3502
1 引言
昆明市官渡區位于東經102°41′~103°03′北緯24°54′~25°13′之間,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2300 m以上一般為山地紅壤,海拔2000~2300 m為山地紅壤,海拔2000~2200 m的區域,多為紅土、黃紅土,旱地為紫羊肝土,水田為紫泥田[1];2000 m以下,主要為壩區沖積、湖積母質發育成的淹育型水稻土紅泥田、泥田、膠泥田、沙田等。官渡區屬于高原型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7 ℃,最熱月6~7月,平均氣溫19.9 ℃,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7.8 ℃,無霜期227 d,年降水量1012 mm,年蒸發量1868 mm[2]。
2 官渡區苗木發展的現狀
官渡區苗木適宜種植的綠化苗木樹種較多,從古代開始綠化苗木種植就已取得初步開展,如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昆明近郊采購樹種,有桑子、松子、臘樹子;光緒二十八年(1922),在王帽山、呼馬山種植云南松;光緒三十四年(1908),昆明縣設種植委員1人,負責采種育苗植樹。育苗植樹發展到今天,已經從山上走到山下;從“四旁”走到城市園林化、城鎮森林花以及城鄉生態建設。苗木已從云南松、華山松、旱冬瓜等,發展到香樟、欒樹、冬櫻花,以及鄉土樹種的大力開發和利用[3]。
3 綠化苗木種植現狀
3.1 苗木種植規模
2011年3月,昆明市林業局以《昆明市林業局關于下達2011年城鄉綠化(林業項目)計劃的通知》昆林發[2011]8號文件下達給官渡區2011年苗木產業基地建設任務600畝,2011年6月,昆明市林業局又以《昆明市林業局關于下達2011年苗木產業基地新增計劃的通知》(昆林發)[2011]29號文件下達給官渡區2011年新增苗木產業基地建設任務3000畝。因此,官渡區2011年苗木產業基地建設總規模為3600畝。
3.2 種植布局
官渡區2011年苗木基地建設主要布局在大板橋街道辦事處1800畝,六甲街道辦事處600畝,官渡街道辦事處600畝,矣六街道辦事處600畝,規模較大。
3.3 種植方式
官渡區苗木基地種植主要以企業自己籌資建設為主,政府引導為輔。以生產城鎮綠化苗木為主,同時兼營農村個體造林苗木,運行機制靈活,苗木品種較豐富,應變能力強,但規模小,分散。城市綠化苗木發展形成了3種格局;一是個體戶在城郊租地,專門從事園林綠化苗木培育、養護,經營者大部分來自省外,苗圃里的各種苗木90%來自外省;二是一些規模的綠化工程公司自建的苗圃,所產苗木用于單位承接的綠化工程;三是由于城鎮化的推進,綠化苗木供需矛盾突出,加之連年干旱,農戶把承包地用于種植綠化苗木,特別是近郊山區較為突出。
4 綠化苗木培育存在的問題
4.1 行業總體實力不強
至2011年底,官渡區綠化苗木種植經營戶242戶,種植面積11430.55畝。種植戶的種植面積規模均較大(表1),而云南花木世界物流有限公司是官渡區最大的綠化苗木種植經營戶,面積2500畝,但是其又把土地承租給若干個公司和個體戶經營,化整為零。
4.2 生產經營水平有待提高
“三分種,七分管”,三年連旱,對地處山區、半山區,少雨、缺水的苗木種植經營戶來說,水是苗木生存的命脈,是影響苗木生長品質的根本因素,缺水是主要問題。綠化苗木的培育不能像在山上栽樹,等天下雨,靠天吃飯,它對地理位置的選擇比較嚴格。因此,還應改變現今的靠天吃飯局面,利用新技術來進行苗木種植[4]。
4.3 品種雜亂、管理粗放、無商品意識
剛進入綠化苗木生產經營的農戶,存在盲目種植,從眾現象突出,缺乏技術指導、資金投入、信息交流反饋,種植無技術,管理無經驗,經營不計成本,不利于資金的合理運用,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商品化的形成。
5 對策與建議
5.1 科學布局,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行業總體實力
官渡區綠化苗木若要滿足市場需求,需對現有苗木基地資源展開整合,利用相關政策、土地流轉與資金扶持,建構一批批上檔次、更大規模的綠化苗木生產基地、產業示范區。同時,官渡區相關政府部門應綠化苗木產業發展完全納入到當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歸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中,并制定與完善綠化苗木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成立綠化苗木管理機構,增強苗木產業管理能力,力求整合產業,增強行業發展競爭力。此外,行業技術協會應將零散種植戶集合起來,朝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與規范化方向發展,小苗圃走聯合發展道路,依靠大苗圃,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促產業全面發展,增強苗木生產科技含量,規范種植管理模式,以彌補零散種植戶的不足,整個官渡區規模最大的重點苗木種植地在產業發展中應起到示范帶頭作用,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種植理念,運用新技術,新的管理模式,科學布局,增強綠化苗木種植的總體實力。
5.2 提高生產經營水平
5.2.1 從“種”字上下功夫
政府積極引導,把培育綠化苗木作為生態建設、城市化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富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對綠化苗木種植經營戶給予優惠政策、稅收減免、辦證簡化。
5.2.2 從“管理”上下功夫
總體布局上以主城出入口、城鎮面山等作為發展城鄉園林綠化苗木生產的重點區域,堅持以點帶面,強化輻射。在苗木品種上,突出特色,順應市場,長短結合,喬、灌、草間作。
5.3 依靠技術落實綠化苗木培育工作
官渡區種植戶應多了解市場動態需求情況,種植滿足市場需求且苗木成活率較高的,受歡迎的樹種。相關部門或有經驗的苗木種植戶應及時的為當地剛進入綠化苗木生產經營的農戶講述苗木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要點,囑其嚴把植物檢疫關,發現有害生物應及時處理并銷毀,以免疫情擴散。此外,還應為種植戶講述正確的養護管理方法(包括澆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增強植物抗蟲害能力,修剪枝葉技巧),鼓勵實施無公害生物防治病蟲害,以提高成活率。
6 結語
隨著昆明市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城鄉園林綠化越來越顯示出其在城鄉建設中的重要性。行業協會應發揮自身服務、溝通、公正、監督的作用,整合行業資源、規范行業管理,提高專業水平,推動和促進該市綠化苗木行業協調發展,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昆明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工程和其它造林綠化工程提高品種對路、質量優良、數量充足的優質苗木。
參考文獻:
[1]蔡建武.浙江省桐鄉市綠化苗木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2]徐天敏.蘇州市園林綠化苗木生產經營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3]劉 婕.Y市園林綠化苗木發展現狀分析及趨勢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4]姚天澤.漳州市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現狀與發展分析[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5]張變莉,謝大偉.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園林苗木產業發展趨勢探討[J].綠色科技,2015(4).
[6]林鐘洪.綠化苗木基地資產評估探索[J].綠色科技,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