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梅


導入新課是聯系舊知識的重要環節,導得巧可使學生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內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感知新舊知識的聯系,為進行新課做好鋪墊,起到橋梁橫空、天塹變通途的作用。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方法靈活多樣,只要能針對學生實際及內容特點,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即可,我常用以下方法導入新課。
一、“開門見山”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概念性的內容或者與前面舊知識無聯系的新知識的教學,用這種方法導入新課特別要注意運用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實例,例如,教學“百分數”時導入: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一些數:
1.稻谷占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2.四(1)班出勤率為百分之百。
3.三(1)班的及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五。
這些數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一個特殊的分數——百分數,那究竟什么是百分數呢?怎樣寫,怎樣讀呢?
這種導入法有利于學生把課內課外兩個空間中的相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創設意境,以奇激趣”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復習課或鞏固練習課的教學,其優點是能把學生帶入一個美妙的意境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興趣。如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的導入法(輕音樂響,師親切地朗讀):夏天的海濱多美啊,艷陽高懸,藍藍的大海映照著藍藍的天,七個小朋友在金色的沙灘上快樂地追逐做著圈地游戲,他們都用100步各圍成如下的圖形(展示圖)。
請問誰的面積大?
這種導課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但要注意情境的設置應該符合學生特點,注意故事性、趣味性,特別是在低年級教學中更應注意故事的難易適中。
三、以舊引新法
利用復習題經過改動其中一個或兩個條件就變成本節將學內容后揭題,這是在邱氏教學中最為普遍的新課導入方法。例如教學第五冊P87T3(兩步應用題)的導入:
1.示準備題:養雞場養了10只公雞,18只母雞,一共有多少只雞?(學生解答)
2.把第二個條件變為“母雞的只數比公雞多8只”又該怎么解答呢?
3.揭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直接感知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為解決問題埋下伏筆。
導入新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門藝術,在設計時要真正做到實用、新穎,必須符合一定的原則:
1.形象直觀原則,這是由小學生的思維認知特點決定的,只有做到形象直觀地導入新課提示課題,學生才能明確目的,學有側重。
2.靈活多樣性原則,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必須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視教師、學生的情況而靈活選擇安排,力避陳俗定勢化。
3.嚴密性原則,導入新課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注意邏輯的嚴密性,而不至于牽強附會。
4.趣味性原則,導入新課不但要能很快揭題,讓學生感知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語言的簡練、所創設情境的趣味性,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知識的探討中。
參考文獻:
彭華德.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方法與技巧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