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琴
摘 要:寬容是人的一種比較高尚的情感,寬容能夠給人一種春風化雨的感覺,讓人心境開闊。在教學生涯中,教師應該具有寬容的品格,要將真心奉獻給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
關鍵詞:寬容;愛;學生
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視為真言,那就是“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其中,寬容是愛的教育的比較重要的一種。寬容是人的一種比較高尚的情感,寬容能夠給人一種春風化雨的感覺,讓人心境開闊。在教學生涯中,我認為教師應該具有寬容的品格,我們要將我們的真心奉獻給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觀點。
一、對于學生遲到的問題我們要寬容
來學校學習需要有較強的時間觀念,需要學生按時來學校學習。但是,一年365天,沒準學生哪天就會遇到事情而耽誤了來學校的時間,因此,對于學生偶爾的遲到現象,教師要酌情處理。我記得一天早晨,下雨了,有一名學生,這個學生的家距離學校有十多里遠,都到了第二節課的上課時間了這個同學才到學校,我看他滿腳都是泥,他一進門馬上主動說了句:“老師,我遲到了,對不起。”班上好多同學都很吃驚他怎么來得這么晚,小聲議論:“怎么才來呀?這都幾點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怎么做呢?我當時沒有批評他遲到,而是親切地對他說:“快回到座位上去吧,下這么大的雨,你家離得那么遠,路這么不好走你還能堅持來學校上課,真是不容易。”聽我這么說,那孩子非常感動。那節課他聽得認真極了。反之,如果我不分是非地一頓批評,他的自尊心一定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因此,這時我們就需要寬容學生,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保護,還能夠激發起他好好學習的欲望。
二、對于學生上課“沒規矩”我們要寬容
新課改提倡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了學生的根本利益而服務,對于陳舊的教學模式要敢于更新。比如,在以前的課堂上,我們常常要求年紀較小的學生背手挺胸,坐正聽課。其實想想,這種規定太枯燥了,不要說讓年紀那么小的孩子堅持,就是大人也未必堅持得住。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的雙臂交叉平放在課桌上,坐直聽課。這樣,能夠防止手在下面搞小動作,還能減輕學生的疲勞程度,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對于學生發言的無所顧忌、直言不諱,教師要寬容
陳舊的教學方式是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組織形式,什么事情都是由老師決定,學生成了單純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其實,課堂是應該培養學生主動性的,在他們有了閃光點、獨特的想法,或者是指出教師錯誤的時候,我們要抱有寬容的態度。例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就有個學生說:“作者為什么說‘它不像蘋果、石榴、桃子,把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好看而又實用?這三種水果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是很實用的啊。”對于這個問題,我將本文的寫作手法介紹給了學生,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像“花生”那樣的人是比較有價值,還是像“蘋果、石榴、桃子”那樣的人比較有價值?學生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就使得學生在議論中懂得了怎樣適應時代的變化,又懂得了怎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學生有了獨特的見解,敢想、敢說,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對于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寬容
不管是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不好的學生,作業中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錯誤。有些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看不清怎么回事,一律用“×”評判。這樣判作業,學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就不能進行改正,時間長了,就會養成對待什么事情都不認真謹慎的態度。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在錯誤的地方做上不同的標記。有時候教師對作業進行了認真的批改,但是學生根本就不認真看。有一次,我讓課代表把批改好的作業發給學生,大多數學生都認真看自己的作業反饋情況,認真修改。但是有一個學生,我看到作業本發給他,他連看都沒看一眼直接塞進書桌,于是我走過去問他:“怎么不看看作業本呢?”他回答說:“看了也不會改。”多么氣人的話啊,但是,當時我忍住了,沒有責怪他,而是讓他下課后拿著作業本去我的辦公室,我幫他看了看需要改正的錯誤,不懂的地方給他講解清楚,并讓他把作業改正過來,并且告訴他,以后有不會的地方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可能是我寬容的態度感動了他,這個學生以后對自己的作業特別認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第一時間就要弄明白,成績提高得很快。
當然,寬容不是縱容,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度。恰到好處地使用寬容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翠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的帶班體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王敏.師愛:教育的領航者[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