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創造性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基于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從幼兒教育開始,對于幼兒來說,最能夠遵循本能的是音樂和美術,而美術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將幼兒的內心想法進行表達。就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針對幼兒進行的創造性能力的開發與培養進行探索。
關鍵詞:創新;幼兒教育;美術;創造性
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本驅動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提高的決定性因素,民族性創新是指在全民中提高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創新性能力的開發與培養,并將其落到實處。通過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從幼兒本身出發,選擇更適合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育。通過動手活動提高幼兒興趣,手腦結合開展創造性活動等都是為了幼兒能夠將創造性能力的開發與培養從小開始進行。
一、從幼兒本身的特性出發,提高幼兒興趣
從幼兒本身來看,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處在極不成熟的時期,他們的創造性具有脆弱、不穩定的特性,同時極易被轉移注意力,所以為了使幼兒的創造力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在幼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為幼兒營造出更有利于創造的心理氛圍,創設富有創意并能夠激發想象的美術教學環境。
結合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要求每個教師都要對學生保持鼓勵、贊許的態度,盡可能的給他們想象力留有空間,鼓勵他們大膽的去想、去做,絕不能將他們拘禁在某個框子內。在幼兒園美術課上,當小朋友們動手畫出他們眼中的世界的時候,也許他們的太陽是綠色的,大樹是紅色的,房子是黑色的,但是這就是他們眼中的世界。作為成人絕對不能從成人的角度去規定幼兒,因為,香山的楓葉的確是紅的,成人已經被生活死死的抓牢,遵循既定的情況進行生活。但是幼兒是不同的,他們是還沒有被規定、沒有被要求的時期,他們可以用充滿童真與稚嫩的想法去面對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通過對幼兒自己的想象和表達加以鼓勵,使其對創造充滿興趣,并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將這種創造性加以長期延續下去,才是幼兒美術教育中對于幼兒創造性的開發和培養的最好途徑。
二、手腦結合,開展創造性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在幼兒園美術課上開展這些獨創性的游戲來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美術課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卡紙,將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案印到上面,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將內容進行補充,可以將圓形畫成太陽、熊貓、西瓜。也可以讓他們將圖形卡紙拼成他們喜歡的樣子。讓幼兒充分地參與到這類活動中去,自己動腦想,這個圖案可以變成什么樣子,并將這種想象付諸行動,自由地進行創造。同時要鼓勵每個學生的勞動成果,無論他們最終設計并完成的作品是否被理解,是否是常規意義上的作品。因為這就是幼兒創造性的開發。
當然,在美術課上也可以開展折紙活動,通過觀察老師折好的五顏六色的魚、水草等紙魚,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象來完成這項工作,讓孩子們真正的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去,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興趣,在活動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腦與雙手的配合,實現創造性能力的開發與培養的過程。
在幼兒的美術課中,手工制作是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通過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動腦、啟發性思維聯想的方式,激發學生進行想想,并能夠大膽地、無所顧忌地去創造。
三、個性化培養,保持其創造力
1.鼓勵性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的動手能力往往比較差,可能直線剪出來是彎的,圓形畫好是扭曲的多邊形,但是在教師進行評價的時候一定要多用鼓勵性的言語,避免打擊到他們創造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比如在手工活動“我家的小雞”中,讓幼兒將每個小雞的圖案貼到相應的位置,有的學生難免貼得“創意十足”,但是,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也要注意,首先要對他們積極參與動手的行為進行鼓勵,同時可以提出期望式的評價,如果能夠將吃米的小雞和散步的小雞清楚地貼出來就更好了。這時,孩子們往往能夠聽到心里并在下次的活動中予以改正。這種鼓勵式的評價幼兒的作品,才是能夠保證孩子創造積極性的好方法。
想要指導幼兒或者說想要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培養,就必須了解每個幼兒,通過觀察,準確地劃分學生的性格特點,并采用適合每個個體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鼓勵,如今色彩人格、九型人格都是對于人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出最適合的方式讓他們的積極性達到最高,從而使創造性達到最好。
2.成功式體驗,提高創造的積極性
每次成功幼兒都能夠從中感到高興和自豪,想要獲得大家的掌聲與鼓勵是每個人的本能追求,有時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手勢,都是能夠提高幼兒創造積極性的動力。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存在著一定的教育誤差,教師追求的是學生能夠依葫蘆畫瓢的模仿能力,進而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力。每個幼兒在美術課上的表現都不能單單從某一個方面來評價,要綜合考量,讓幼兒都能夠體驗成功,找到繼續創造的動力和積極性,讓美術成為幼兒表現自我和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印象或期望的有效手段,從而提高學生創造的積極性。
3.注重幼兒個性化培養
要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就要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地進行發現與探索,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在幼兒園里,小朋友的性格更是獨特,由于現在的家庭是1-2-4的模式,每個孩子都擁有太多的家人的寵愛,他們的個性往往更為特殊。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幼兒個性化的培養。通過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并不對其他人產生影響的方式進行創造。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并將其付諸行動中。
當然,在幼兒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盡可能多的讓他們接觸人物、動物、建筑、動畫等多種形式的內容,運用毛筆、水彩筆、蠟筆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從而使之形成開放的意識,塑造開放性人格,形成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培養。
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和創造性的作品表達方式,又能夠有著更為獨立的個性,并能夠在未來的創造性的能力培養中得到發展。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而依我看,心靈手巧,首先是,需要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和能夠發散的思維,再通過自身資源的整合最終通過動手的能力將想法付諸行動中去,而幼兒創造性的開發與培養,首先要從思維能力開始,通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并積極參與到每次創作中去,通過完成手工作業或繪畫、拼圖活動,將幼兒的創造性進行有效的延續。其次教師有目標性的鼓勵對于他們來說是繼續下去的動力,再者幼兒園的美術課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提升各自的自信心,這樣才更有利于幼兒創造性的開發與培養。
參考文獻:
盧碧霞.美術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J].小學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