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隨著教改的深入,集體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單一的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教育要求,以實施個別化教育的區域活動自主學習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一、明確區域活動內涵,認清游戲存在的問題
何謂區域活動?即在一定的教育指導綱要下,為孩子們提供合適的活動材料,使其自由選擇活動區域,通過與材料的互動活動來獲得知識,從而發展能力的一種教育形式。它注重個性差異,滿足個體需要,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探索精神,發展了幼兒的能力。但幼兒園在區域活動開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區域活動中不適宜的材料投放
在區域游戲中,有些材料的投放沒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區域材料也幾乎千篇一律,觀察記錄本更是在小班也出現。這種投放沒有照顧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怎能為孩子們提供有效的活動支持呢?在長時間的區域活動之后,也不進行相應的更新與提高,又怎能確保不同發展水平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與發展呢?
2.區域活動中不到位的教師角色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從區域的設置還是具體到區域活動的參與,有太多教師一手包辦的痕跡,教師干涉很多,幼兒很少自主。我們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阻礙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學習的自主性,對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把握不夠,傳授過多,難以針對活動的開展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
二、優化區域游戲環境,營造自由發展空間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環境作為幼兒園重要的教育環境之一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為此,我們大膽嘗試改革,讓區域環境真正成為幼兒的第三位老師。
1.創設“變化”的區域材料,讓環境“活”起來
區域活動的教育目的主要是通過孩子和材料的相互認識來實現的,所以材料的準備和放置是區域活動中環境的重要內容。我們可以把目標巧妙地穿插在材料當中,并根據我們的教育目的不斷調整這些材料,這樣一方面讓孩子充滿新鮮感,同時也使區域活動中的環境更有趣味。在主題《我是中國人》的“我的名字”中,我讓孩子們欣賞了中國文字的由來以及它的演變過程,活動后,孩子們通過活動了解了中國文化,并對自己的姓名產生很大的興趣。在美工區中,他們自發地開始裝飾起自己的名字來,并張貼在區角中。第二次活動時他們又在該區域的環境材料上進行豐富,將名字都蓋上自制的印章,中國味十足。第三次活動后,孩子們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在這樣不斷的變化中,讓材料變成孩子們自己的環境。
2.創設“主動”的區域活動,讓游戲“動”起來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重點是在區域活動中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有環境來表現自己的主動性。
在布置游戲區域時,盡量改變以前由老師設計的現狀,而是以尊重孩子的原則,把主動權下放給孩子,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來布置自己的游戲區域。在《秋之韻》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參觀了秋日的農田后,想法頗多,開始討論起區域設置的問題:設置哪些區域活動呢?怎樣分布才是最合理的呢?應放置哪些材料來體現秋天的特點呢?討論結束后,我們集中孩子們的建議,進行統一討論、分析、計劃,重新合理配置各個游戲區域,在這個主動布置區域的游戲中,孩子們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體,他們的相互配合、思考、空間想象等能力都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提高和發展。
在區域選擇上,孩子們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性地參與。同時,在這樣一個開放性的主動選擇過程中,又會有一定的隱形規則藏在游戲環境中。如小班的孩子以形象而具體的實物刺激為主,可以讓小班的孩子們通過觀察具體物品感知區域內小朋友的個數;中班則以替代物為主,把自己的牌子插入小袋子中,當該游戲區域中的小袋子都裝滿時,則表明該區域已經滿了,禁止再進入;而到了大班的孩子,可以請他們在進入游戲區域的簽到表上填上自己的學號再進入。這種既可以自住選擇又有一定約束性的進入方式,可以使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在他們喜歡的區域中快樂學習。
3.創設“快樂”的區域組織,讓活動“趣”起來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不僅應對兒童環境予以關注與重視,而且應該具有創設發展支持性環境的能力。有人曾認為孩子們就喜歡自己玩,他們不愿意被人所干預,難道果真是這樣的嗎?記得有一次,在表演區中,孩子們因為缺少了觀眾的參與,小演員們都悶悶不樂地站在大舞臺上,我主動參與到小觀眾中,給他們加油助威,并及時送上鮮花,樂得孩子們喜上眉梢,表演賣力且投入。
教師有效地參加幼兒的游戲,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教育的指導作用,但教師參與幼兒的活動并不意味著硬性干預幼兒的游戲,我們更多是成為游戲的伙伴,大家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遵守游戲規則。教師要“變成孩子”,保持童心、游戲心,隨時觀察幼兒的游戲,當然在區域中往往易出現某些意外反應或偶發事件,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指導。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靈活應變能力,將指導的計劃性與隨機性結合,這需要高水平的教師才能實施。對于一般水平的教師,不如先放手讓孩子們盡情游戲,積累了諸多經驗后再指導幼兒的游戲,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更務實。
區域游戲活動作為游戲的典型代表,對于孩子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教師,為幼兒創設適宜的區域活動環境是打開孩子自由選擇、自發探索、自主活動的大門,讓我們努力打造區域活動環境,讓它成為孩子真正自由發展的肥沃土壤!
參考文獻:
曾惠容.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