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菊
【摘 要】在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已成為提高聾校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結合自己近三十年的聾校語文教學經驗,要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特校教師要從觀念轉變、活用教材和拓展教材、改變聾生學習方式、講究課堂教學藝術等方面入手,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建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體現自主學習,注重學習成效,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聽障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關鍵詞】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程理念下,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已成為提高聾校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要構建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聾校語文高效課堂,就要用好、用活和拓展教材;改變教師觀念和聾生的學習方式;講究課堂教學藝術。本文將從文本、教師和學生三方面談談自己對如何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粗淺的認識。
一、深鉆細研,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拓展教材
1.合理利用教材
教師要領會全套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握各年級段教學的重、難點,充分認識聾生學習語言的規律與特點,革除聾校語文教材的潛在弊端,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地增加貼近聾生生活的內容,更新不合時宜的內容,改正常識性的錯誤,以適應聾生的特殊需求。
2.適當地拓展
聽障學生語言基礎薄弱,知識面狹窄,理解能力差,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要適時拓展相關教學內容,以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如教學《背影》一文,可以指導聾生閱讀、欣賞朱自清的其他散文,透過作者優美的文筆感受人世間的真、善、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編寫校本教材
我校用的還是九六版聾校語文實驗教材,一部分知識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聾校語文課程標準(草案)》中提到的“教科書編寫應遵循聾生特點和規律,適應聾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聾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貼近聾生生活實際,做到圖文并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一線教師,可以結合聾生的特點與本校實際,編寫適合聾生學習的校本教材。
4.選擇普校教材來充實特校教材
聾校的教材在內容上相比普校的教材,掌握的知識要點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但是普校教材知識內容更全面更新穎,更切合生活實際,聾校在不改變學生掌握知識難度的基礎上,可選用普校教材來彌補聾校教材的不足。
二、轉變課堂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特校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朽木可雕”的思想。
1.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打造高效課堂,教師的基本功要過硬,“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一定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講究課堂教學藝術,不斷提升自己,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2.認真研究聾生,因材施教
聾生認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遵循聾生的認知規律,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教學,著眼于聾生的缺陷補償教育,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加強個別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面向全體,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真正達到有效教學、高效教學。
3.科學運用手語,進行有效溝通
手勢語的局限性很大,課堂教學中要與學生有效地溝通,手語的使用必須規范、準確、完整,應牢牢抓住主要內容并使用多種表達方式將關鍵信息呈現,教師講課不能一味地依靠手語,要運用多元的表達方法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
4.發揮聾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在語文實踐中學習
《聾校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聾校語文教學應注重認真觀察、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過程,讓聾生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滿堂灌”,要根據文本,依據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因勢利導,設計好課堂提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引導聾生積極參與、有效參與,大力提倡在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真正實現“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5.恰當使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
聾校教材僅憑課本上的語言文字描述或簡單的幾張圖片,是很難讓聾生真正理解教材內容的,多媒體技術具有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的優點,可以激活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多媒體教學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使信息形象化,讓學生多種感官并用,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教學高效。
三、靈活運用教法,改變聾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激發興趣,主動獲取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通過美麗的圖像、絢麗的色彩或多種直觀教具的演示操作,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聾生有了強烈的興趣,便會主動地、積極地去解開懸念獲取知識,如《五彩池》一課,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麗、奇妙無窮,它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一種愉悅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對五彩池的贊美之情學習課文,學生很快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另外要從聾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注意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寓學習于游戲之中,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吸引每一位聾生積極參與,快樂地學習,主動獲取知識。
2.引導學習,使學生會學
未來學家托夫勒說過:“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新課改理念也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聾校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合作,學習方法,從觀察的角度、思考的角度、總結概括的角度設計問題,由淺入深,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學會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3.激勵學生,喚起學習的熱情
每個班都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往往表現出畏學、怕難的情緒,教師在思想上要對他們適當降低要求,放慢進度,分步要求,分層遞進,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其次,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并給予具體的幫助,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喚起學習的熱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在于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豐富的情感,滿足終身發展的需求。因此,構建聾校語文高效課堂就要讓聾生多體驗,多感悟,引領聾生去發現,去創造,以補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讓聾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快樂學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聾校語文課程標準(草案)》
[2]《特殊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
[3]《聾童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4]《聾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5]《聾校語文教學200問》(華夏出版社)
[6]《特殊教育課堂教學藝術集萃》(山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