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芳
〔摘 要〕謝先生他總能在書齋之外找到另一番天地,把自己多年來習字做人心得傳授給他人,獲得無數愛戴與崇敬。
〔關鍵詞〕謝倫浩先生 書法 傳承
在眾多縱橫書法界的文人墨客中,謝倫浩先生是屬于學院派的。他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大學從事語言、播音與書法教學工作,如今,他在大學教書有30多年了,曾長期擔任湖南大學播音系主任,現為播音主持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播音主持系列職稱評委,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
我得以結識謝先生,緣于幾年前被同事邀請參加他組織的學生播音主持藝術學術沙龍。他的學生專業基礎扎實、學術視野寬廣,是預備將來要做電視臺主持人的,個個容貌出眾,氣質俱佳。后來很偶然的機會,在微信朋友圈見到他的書法作品,便被他的字所吸引。按說我在文化單位工作,且從事藝術類雜志編輯多年,見過的名人和字畫均不在少數,但他的書法豪放大氣、行云流水、酣暢淋漓,讓我十分的贊嘆。于是,將他引見給著名作家、《湖南書畫》總編碧云先生,碧云肯定他的字:“難得!根底深厚,非常不錯!”
謝倫浩先生不僅說一口流利的帶著京味兒的普通話,而且人長得風流倜儻。初始接觸他時,以為他是北方人,其實他祖籍湖南冷水江市,出生書香門弟,他的父親是中學校長,幼時讀古書,能寫一手非常漂亮的毛筆字。在他的家鄉,無人不知謝校長寫的字端莊清秀,鄉親們的紅白喜事、開業慶典等都要來他家索字。他從小耳濡目染,看父親把紙鋪開,然后磨墨,他便知道父親要開始寫字了。這時候他總是喜歡呆在父親身邊,靜靜地,看父親從容運筆。而此時的父親,在他眼里便成了一個特別純粹的人,或凝重或舒緩或揮毫或潑墨,完全沉靜在另一個世界的模樣。他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像父親這樣的人。
從11歲起,謝倫浩便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正式習書。從漢隸入門,天天臨習,打下穩實的基礎功。他的父親告誡他,要想寫好字,業精于勤,技藝不是短時間可以一蹶而就的。謝倫浩先生幼承家學,牢記父親的教誨,即便是后來上大學了,無論怎樣忙,中午一個小時的練字從不間斷,四十年一直延續至今。能寫一手好字,也讓他的名字在學校不脛而走,大學期間即為學生進行書法講座。也正是這種名聲,讓他更加地刻苦訓練。俗諺說:一字一筆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他學《曹全碑》、《石門頌》,繼臨魏碑,以《張猛龍》、《爨寶子碑》用功為勤;再轉楷法,以顏真卿、華世奎費時最多。
謝倫浩先生1986年大學畢業后分到婁底師范(現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主教學生的書法與教師口語課,他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授課風格灑脫豪放,他的朗誦抑揚頓挫、聲情并茂、擲地有聲,深得男生敬畏、女生仰慕。1992年,謝倫浩調入岳陽師院(現湖南理工學院),擔任公共藝術部主任。在謝倫浩先生的倡議下,學校組建了書法協會和學生書法社團。書法是我國文明史上的一朵藝術奇葩,其藝術的魅力可以讓青年學子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燦爛的中華文明,陶冶藝術情操。學校書法協會和學生書法社團成立后,他輔導學生經常開展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全國各種書法競賽,均有很多收獲。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同學們愛上書法、練習書法,鐘情朗誦、喜歡演講,而且活躍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學校社團的凝聚力。許多同學也因參與過書法與演講社團活動,在日后的社會工作與生活中都能發揮自己的一已之長,獲益終身。
謝倫浩先生長期在高校擔任書法課程教學,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一直至今,從未間斷,因此桃李滿天下,多名學生考上了書法專業碩士、博士,多人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1999年他參與高校《書法教程》的編寫,該書是我國較早的高校書法教材,使用廣泛,廣受好評;2015年10月參加了教育部與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全國高校書法教師高級研修班,聆聽書藝、感悟國粹,同行切磋、振興書道;近年來,他在湖南大學對學生開設的全校通識課《書法創作與欣賞》,深受學生喜愛,蹭課者很多,他多次組織師生參與各種書法學術沙龍,交流經驗,提升書藝。
作為湖南省播音主持教學的領軍人物,謝倫浩先生是湖南省語言文字學專家,湖南省大眾語言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會理事,在高校從事語言文字工作有30多年時間,對語言有很深的造詣。在口語教學、朗誦演講論辯方面學術積淀深厚,已有50多部應用語言學著作面世;出版學術專著《應用主持藝術》、《文學作品朗誦藝術》以及全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核心教程《禮儀主持藝術教程》等多種,在《現代傳播》、《當代傳播》等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多篇,藝術有其相關性,這些都豐富了他書法藝術的立體支撐與文化內涵。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許是因為謝倫浩先生是教師的緣故,也或許是他的性格使然,謝倫浩先生從來沒有埋頭自己做自己的,他總能在書齋之外找到另一番天地,把自己多年來習字做人心得傳授給他人,獲得無數愛戴與崇敬。謝倫浩先生把此又作為自己繼續前行的動力,奮力前行。
為求得技藝的突破,謝倫浩先生多次慕名拜訪求教于當今著名書法家,深得沈鵬、顏家龍、史穆等老前輩的指點。著名書法家顏家龍老師告誡他: “書者抒也”,書法是心靈的展示,與情感相聯。著名書法家史穆老師為人謙虛平和,告誡他說:“做人要謙躬,學書要勤勉”。謝倫浩先生躬身領悟,深得前輩教誨精髓。
天下之學者,無一不是勤奮不綴,筆耕不休,方贏得世間盛名。壯年后,謝倫浩先生更是博采眾長,涉獵寬廣。有一段時間他專攻行草,其性情也轉向鐘情懷素、張旭書風;后涉篆刻,以漢印為最愛。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其書藝大為長進。書風追求用筆落逆鋒藏、大膽縱放,用墨濃淡相宜、潤燥并用,點畫珠圓玉潤、線條流美,字形奇正得所、跌宕多姿,行氣筆意連貫、管領應接,章法疏密相見、虛實相生,神韻圓動豪放、行云流水,漸漸形成了他自己特立的風格。此后,謝倫浩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型書法比賽中獲獎,曾在長沙、廣州舉辦個人書展,影響很大,作品在國內及臺灣、香港、日本等地展出并被多家書畫院、書法藝術館收藏。在圈中名氣也漸盛,不久,他當選為湖南省書法美術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謝倫浩先生是個真誠而豪邁的人,喜歡以書會友、以書論道。我在采訪他時,他抒發性靈、高聲吟誦了自己的書法感悟:“雄渾豪邁歌盛世,酣暢淋漓舞春秋”、“筆情墨趣揮胸臆,行云流水蕩心聲”。
書為心景,言為心聲。謝倫浩先生那種關愛中華國粹、傳承民族文化的拳拳之心值得我們敬佩。
(責任編輯:翁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