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節能減排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下,城鎮污水處理得到迅速發展,城鎮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城鎮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大量污泥還未普遍得到有效處理處置。這些污泥非常容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為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的威脅,影響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實施的積極效果。污泥處理處置作為保障環境安全和減排的重要內容,切實推進技術和工程措施的落實。本文分析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與處置,對城市污泥處理處置方案進行調查研究,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得到妥善處置。
【關鍵詞】城市 污泥 處理處置
1 污泥處理處置現狀
在我國的污水處理發展歷程中,由于長期的認識不足以及忽視,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問題被長期擱置,污泥處置的發展相當滯后,一方面,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尚不清楚;另一方面,我國也未建立起污泥處理處置的政策體系,歷史遺留問題使得污泥困境越來越嚴重。
目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只有一小部分進行衛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和建材利用等,而大部分(約占80%)未進行規范化的處理處置,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并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2 污泥成分分析
類比北京市2011年各污水處理廠污泥指標的平均值(來自《北京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特性分析》),見表1、表2。
3 污泥處理方案
3.1 污泥填埋
污泥填埋指的是污泥經過長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使其達到穩定狀態。具有經濟、簡便的顯著特點,但需大面積的場地和大量運輸費用,不可資源化利用,而且如果地基防滲處理不當,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3.2 污泥焚燒
污泥焚燒技術是對污泥實現最徹底的減量化、無害化的處置方法,但其投資及運行成本太高,同時二次污染問題較為嚴重,對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才考慮污泥焚燒的處置技術。
3.3 污泥土地利用技術
我國主要是以土地利用填埋處置方式為主,土地利用不僅使污泥得到最終處置,而且可以利用污泥中的營養物質,用以農田綠地施肥,土壤結構改造等,是污泥資源化的有效途徑,但如果污泥施用前未經過適當的無害化處理,易造成二次污染,致使土壤板結、鹽化,農作物富集重金屬并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等。典型污泥處理處置方案對比見表3。注:表格中的數據均摘自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改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 城市的污泥排放將大大的增加, 污泥處置也將成為備受關注的重大環境問題。污泥的處理處置應從環境污染、衛生安全和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具備能源回收利用的污泥處理新技術在污泥處理處置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些技術目前還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但應用前景卻十分光明。
參考文獻:
[1] 吳曉云,王育峰.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的研究[J].能源研究與信息,2011(02).
[2] 韓曉芳,顧建新,李燕.污泥處置現狀及新技術探討[J].國外建材科技,2006(5):43-47.
作者簡介:高婷(1981—),女,遼寧錦州人,本科,畢業于渤海大學,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