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墾英
摘 要:電工基礎是技工院校機電機械專業中一門核心專業課程。本門課程教學內容抽象。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本文探討了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并在課堂中靈活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電工學 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
電工基礎是技工院校機電機械專業中一門核心專業課程。本門課程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等特征,是機電機械專業課程的基礎。由于技工院校技校生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數學與物理比較差,導致在學習電工基礎課程時普遍存在困難。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輕松和諧。
一、理論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較多,主要內容包括直流電知識、交流電知識、電磁知識、電磁在變壓器以及三相異步電動機中的應用等。理論知識中特別是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由于電路圖的靈活多變以及電路分析復雜性等因素,學生學習面臨更大的困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助于突破難點。
1.情境導入法
課堂教學效果的高低與課堂前十幾分鐘關系緊密,就像作文寫作一樣,作文開頭就要精彩,引人入勝。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教學在展開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導入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電工基礎緒論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舉例的形式導入新課:電能在我們生產生活中有什么應用,什么能量能夠轉化成電能,電能是怎樣分配使用?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教師播放有關電能運用的視頻,讓學生明白學習電工技術的重要性,最后歸納總結學習電工基礎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整節課堂學生討論氣氛活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對比聯想法
電工基礎課程中的基本原理比較抽象,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以采用對比聯想法,使電工學與具體事物聯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與接受。比如有關電容電感概念以及相關公式難以理解與記憶。為此,筆者選擇歐姆定律進行對比。筆者將電阻、電容、電感概念以及相關公式列成表格,讓學生對比聯想,從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再比如學生難以理解磁化規律,筆者通過學生出操情況,讓學生展開對比聯想。在出操開始的時候,出教室的學生較少,幾分鐘就逐漸人多起來出操了,最后只有少數幾個人拖拉很久才出操,這種出操人數的變化類似于磁化曲線的形成過程。通過對比聯想法,學生很容易就理解磁化規律。
3.自主學習法
目前技工院校推進的教學改革重在“教”方面,主要是課程改革與教學內容改革。但是,對于“學”方面改革,卻重視不夠,忽視了人才培養改革。自主學習法是以學生“學”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交流電路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明純電阻電路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自主學習純電感電路知識、純電容電路以及RLC串聯電路。而在純電感電路中,可以采用過程輔導方式讓學生根據純電阻電路知識去分析了解電流與電壓之間的相位關系。組織學習純電容電路知識時,可以完全放開讓學生自己學習。在RLC串聯電路學習時,選擇小組討論合作方式進行學習。
二、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
在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是必要的。項目任務驅動,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實現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項目任務訓練,提高工作技能、培養綜合素質。比如在學習直流電路與交流電路過程中,完全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設計手電筒任務,通過讓學生制作手電筒,學生可以練習制作直流電路,可以熟悉疊加定理、戴維寧定理等。總之,多采用項目教學法,實現學生思維過程完整訓練,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多媒體教學方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技工院校得到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助于減小教學成本,將實驗內容形象生動地顯示給學生。比如在學習三相異步電動機過程中,學生很難理解三相交流電轉換成磁場的原理,而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通過動畫媒體的方式將轉換過程展示給學生觀看,學生很容易理解電和磁的轉換關系。此外,微課在這方面也具有顯著優勢互補,采用微課開發的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在線學習以及交流的機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現代化技術基礎和條件。
不過多媒體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講解復雜電路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雖然縮短了教學時間,但是學生很難明白電路計算過程。教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反而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白解題全過程。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方法使用應該因地制宜,在發揮多媒體教學方法優勢的同時,也不能放棄傳統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