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艷
摘要: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環境污染問題備受人們關注。林業種植是一項有效改善環境的措施,它在多個方面能夠為環境帶來益處,本文論述了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加強林業種植,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關鍵詞:林業種植 作用 改善環境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如今,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我國為了有效的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提出了林業種植的方法,通過林業種植可以有效地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可以對空氣中的酸性氣體和二氧化碳進行有效地處理,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解決現代化工業生產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林業種植是一項有效改善環境的措施之一。在林業發展中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必須以林業項目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為依據,以有關方針、政策、技術規定為指導,以實現林業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從而達到保障林業生態安全、促進合理開發與利用林業資源、解決發展與環境矛盾的目的。
一、樹木在改善環境中的作用
1. 樹木在光照下會產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會將空氣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吸收并轉化為氧氣排出,因此樹木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氧氣,還可以將空氣中的碳轉化在樹木本身中,為人類提供能量。目前由于大量的工業生產需要燃料的消耗,燃料的使用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森林可以將這類碳化合物進行有效轉化,有效地為人類解決了碳排放的后顧之憂。
2.林業種植在大氣的酸含量方面也具有極大的改善與控制作用。目前大氣污染中酸類物質的沉降是十分眾多的,工業生產使用的大量燃料消耗會形成硫等物質的排放,這些元素在大氣中會形成酸性的化合物伴隨雨水進行沉降,這些酸度較高的物質會對林木有腐蝕作用,甚至還會摧毀樹木的生命。這些在大氣中伴隨雨量沉降的物質會對樹木造成惡劣的傷害甚至死亡,然而不同的樹木種類抗擊酸性物質沉降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例如杉樹類的樹木對酸雨的抵抗能力很脆弱,而山茶樹等樹木對酸雨的抗擊能力很強,因此可以通過在受酸雨影響較嚴重的地區大量種植吸收酸性物質的木材,這樣就可以有效吸收掉大氣中的酸性物質,以達到改善環境的作用。
3. 森林能夠有效減少洪水造成的危害。在林業大量發展的環境中,森林地面會被樹葉掉落的物質所鋪墊,形成輸送而綿軟的地面結構,在洪水等自然災害發生時,樹木形成的這些地面結構會有效吸收和排放水分,大大減少洪水侵襲的猛烈程度,避免下游地區受到更加嚴重的洪水災害。據統計,森林能夠阻擋20 %的洪峰危害,將其以吸收或蒸發的方式進行緩解,森林能夠有效減少洪水造成的危害,這樣的土地結構就避免了降水量大的地區常年雨水沖刷與洪水流過造成的水土流失,很好地鞏固了地表的結構。
4.防止土地沙化。如果在缺少水分的地區,土地的結構會逐漸變得脆弱和沙化,大風會逐漸侵蝕沙化的土地,長久發展下去會形成沙漠,這對環境是極其不利的。林業種植的樹木就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現象,森林的存在能夠有效阻擋地面的空氣流動,緩解刮風帶來的地面沙化侵蝕,樹木強大而復雜的根部結構能夠牢牢地抓住地表土壤,避免土壤表面因缺少水分被常年的空氣流動沙化帶走。很好地保護了該地區的地表結構,避免了其進一步的沙化。
二、加強林業種植,優化生態環境
加強林業種植,優化生態環境,既是確保國家生態安全、國土安全、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承載力的必然途徑,更是打造美好家園的必然選擇。由于歷史上的過量采伐、林業開發和自然災害等原因,森林目前的生態功能十分脆弱,已直接影響到生態功能屏障的發揮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的完整性,加上土地的水土流失,嚴重的洪水自然災害,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近年來,林業將進一步推進以“一退三還”為主的造林綠化工程,集中治理森林質量下降、生態功能脆弱問題。深入實施以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為主的森林火災防控工程,積極開展以林冠下造林補植為主的森林撫育工程和規模基地化種植為主的林業產業建設。強化科技興林,建設生態文明,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據悉,黑龍江省林業部門將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林網、退耕還林、生態文明村、城鄉綠化一體化、綠色通道等工程建設。
三、結束語
總之林業種植對于我國工業生產等作業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吸收燃料燃燒所排放出的碳與硫,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過多形成溫室效應,也避免了硫等化合物在大氣中形成酸雨沉降腐蝕和破壞地表生態環境,還能夠為多水地區緩解洪水災害,為缺水地區加固地表結構防止沙化,所以說,林業種植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加強植樹造林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人人都要保護環境才能夠避免污染進一步給人類帶來困擾,使林業經營以最小的成本提高最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促進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