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那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其教學模式多樣化、生活化和系統化成為大勢所趨和主要潮流。新課改要求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說,本性好動、活潑、好奇心較重,而且求知的欲望很強烈,因此教師就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育特點,注意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體育 教學模式
體育課是學生身體得到很好鍛煉的機會,所以,小學體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不過,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許多學校對于文化課還非常重視,而往往忽略了體育課的重要性,導致小學體育課所取得的效果甚微。那么在新課改下小學體育課應該怎樣創新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率呢?
一、教師要創新小學體育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的改變是創新的基礎,只有老師的教學理念改變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努力發展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要有一顆不斷進步,不斷學習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發展如此迅速的社會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至于被社會淘汰,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條件,以身作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老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地豐富自己,經常帶領學生外出進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應該積極地與其他老師進行經驗上的交流,學習他人的教學心得和經驗,開拓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體育老師應該積極地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學生能否得到更好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發展與老師的教學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摒棄舊的教學理念,樹立新課改下的創新理念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改革強調師生平等,強調師生間要保持和諧的關系,這是因為,師生關系是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的一種。輕松、民主的師生關系下,學生與教師才能形成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只有在教師的權威地位發生改變,教師從高高在上的主導位置上走下來時,才能構建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而這樣的氣氛無論是對師生的關系還是教學的質量都會有很大的改善,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爆發。筆者有這樣的實踐經驗,在一節體育課上,我建議學生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只是我放棄了以前慣用的強制要求的嚴格態度,選擇戴上了紅領巾,用與學生身份平等的少先隊員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我告訴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肩上都擔負著建設祖國的任務。因此,我們都要好好學習書本知識,同時鍛煉我們的實踐動手能力,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加進步。
三、.結合實際情況,挖掘學生潛力
為了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水平,教師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小學生作為學習的接受者,在教學活動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教師要結合每位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特點進行有差別的教學,而不是對固定的教學內容不斷單調地重復教學。并且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會很差,與提升教學質量的理念是背道相馳的。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一些學生的體育潛能會被挖掘出來。因為一些學生一方面可能有缺點,但是別的方面或許很擅長。只有對不同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進步和對學生潛力的挖掘。筆者所教學的新疆特克斯縣喀拉托海鄉寄宿制中心小學中,大多數學生都很活潑、好動,這時筆者就注意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幫助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激發應變能力。
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合作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教師接受。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與人溝通合作能力以及獨立精神都有重大作用。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中,才能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將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地學習知識。當然,這樣的收獲也是十分豐厚的。例如,從與學生交流他們最喜歡的體育運動和體育運動員的話題入手,讓學生對一些體育來源、作用或體育與生活等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老師點評等環節,逐漸讓學生對體育知識有更加具體透徹的認識。當然,教師的引導也是十分有幫助的、重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兩點,即:一是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前要進行合理分組,使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學習能力等各方面均有合理搭配;二是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過程中注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科學地探究解決問題。
五、要創新教學手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第一,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雖然體育教學是室外教學,看似無法利用新媒體手段提升教學效果,但也有天氣不好的時候,這一時機往往就會被其它課程挪用。筆者認為,其實這是與學生在室內近距離溝通的最佳時機。應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在多媒體教室中采用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將一些晦澀、讓小學生難以理解的原理寓于生動的教學短片中,這樣不僅實現了信息的傳遞,還滿足了小孩子的好奇心,活躍了教學氣氛。
第二,應注重開發新的運動形式,升級教學模式,充實教學內容。由于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提起小孩子興趣,因此應通過多看、多讀、多走、多聽,來實現自身視野的開拓和教學模式的升級。在傳統的熱身活動基礎上,應充分結合小學生特點開發新的運動形式。例如,在足球運動中,可以將傳統的劃分兩組變為三組,一組觀戰、兩組對戰,輸的一組下場并且分析原因,且觀戰的一組也要說出另一組勝利的原因。這樣,通過不斷嘗試新的運動形式,大大增強了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老師應該改變傳統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帶動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鍛煉,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廣源.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J].科教導刊(上旬刊) , 2015年03期
[2]曹帥.淺談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