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情
摘 要
女大學生是大學生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因此,探究如何提升女大學生的安全與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調查法、統計法等策略,以上饒職業技術學院300名女大學生作為對象,對她們安全意識、自我保護心理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以期為我國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自我防護心理意識的培養,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女大學生;安全意識;自我保護;心理狀況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中,隨機選取上饒職業技術學院中的300名大一、大二、大三女生作為對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67%。
1.2 調查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上門訪談法等方法,結合當前女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編制了一份“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安全與自我防護心理調查”問卷,對受訪對象進行綜合調查。在后期的數據處理中,主要應用EXCEL軟件完成,力求使調查結果一目了然。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網絡異性交友心理情況調查
調查顯示,84.5%的受訪女生表示“她們擁有網絡異性朋友”,73.5%的女生承認“她們與網絡異性朋友有過現實接觸”,67.5%的女生表示“她們會將自身的真實信息、聯系方式透露給網絡異性朋友”,55.7%的女生表示“她們與網絡異性朋友無話不談”。此外,在“你認為與網絡異性朋友的聊天內容真實性如何?”一問調查中,45.6%的女生選擇了“真實性較高”。
此外,接近半數的受訪女生對網絡異性聊天內容的可行性持“較高”態度,僅有13.2%的女生表示“完全不相信網絡上與異性聊天內容的真實性”。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受訪女生對網絡異性交友、聊天、見面等行為,持肯定態度,甚至有很多女生愿意在網絡上與異性朋友無所不談,并透露個人真實信息。因此,從整體上看,受訪女生的個人安全意識、防護心理現狀十分不樂觀。
2.2 與陌生人交流搭訕心理情況調查
調查顯示,當遇到陌生人搭訕情況時,受訪女生所表現出的安全與自我防護心理明顯不足。例如,在“當偶遇陌生人搭訕時,你會主動與之交流嗎?”這一問題的選擇上,65.3%的女生選擇了“會主動交流”;僅有34.7%的女生選擇了“不會主動交流”;在“陌生人需要你為他帶路或提供其他幫助時,你會如何?”這一問題的選擇上,51.2%的女生選擇了“會主動幫忙”,31.5%的女生選擇了“考慮看看”,僅有17.3%的女生選擇了“找合理的借口拒絕”。
上述調查數據表明:受訪女生對陌生人的防護心理和戒備心理顯著不足,而這種心理,很有可能成為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的隱患。以2015年8月份,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女大學生受侵害、死亡事件為例,基本都是在女大學生與陌生人交流、溝通過程中,由于自身防范意識不足,對陌生人沒有進行詳細了解,便與之同路,或搭車,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因此,提升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在與偶遇陌生人時的安全與自我防護意識水平,顯得勢在必行。
2.3 參與自我防護培訓心理情況調查
此次調查過程中,筆者特意對受訪女大學生日常參與自我防護培訓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的問題涉及“你是否愿意參與各種形式的安全與自護培訓?”、“你參與過安全與自護教育培訓活動嗎?”、“你認為女大學生參與安全與自護培訓有必要嗎?”、“有哪些因素影響你參與安全與自護培訓?”
調查結果顯示:75.3%的受訪女生表示“愿意參加安全與自護教育培訓”,且89.2%的女生表示“參與安全與自護培訓十分有必要”,但僅有32.1%的女生表示“曾經參與過安全與自護教育培訓”。由此可見,女大學生對參與安全與自護培訓教育活動普遍持支持態度,但真正參與過類似培訓的女生卻十分稀少。
此外,關于“有哪些因素影響你參與安全與自護培訓?”這一問題的回答上,女生們普遍表示“學校沒有開設過類似的教育與培訓課程,而社會上的類似培訓又普遍收費過高”,上述兩個原因疊加,成為她們參與安全與自護教育培訓的最大障礙。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上饒職院女大學生自我安全與防護心理意識普遍不高
由前文的調查可知,無論在“網絡異性交友心理”問題,還是在“與陌生人交流搭訕心理”問題的調查上,受訪女大學生所表現出的低安全與自護心理意識,都十分令人驚訝。例如,在“當偶遇陌生人搭訕時,你會主動與之交流嗎?”這一問題的選擇上,僅有34.7%的女生選擇了“不會主動交流”,殊不知,在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女大學生對陌生人的這種“熱情”,成為她們自身受到侵害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強女大學生安全與自護心理意識的培訓,顯得十分有必要。
3.1.2 上饒職院女大學生參與安全與自護教育培訓的情況不樂觀
由調查不難看出,絕大多數女生在心理上,對參與安全與自護教育持肯定態度,但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時,情況則顯得不太樂觀。造成上述現狀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一方面,歸咎于女大學生自己的原因,例如,懶于付諸行動、舍不得花費額外的培訓支出;另一方面,歸咎于校方教育導向性的原因,例如,高校并不重視對女生開展類似的培訓、高校沒有提供類似的培訓課程等。
3.2 建議
3.2.1 應不斷提升自我的安全與自護心理意識
上饒職院大學生應從自身角度出發,不斷提升自我的安全與自護心理意識,例如,在面對網絡異性交友、偶遇陌生人搭訕時,要有足夠的戒備心理,做到盡量不與陌生人搭訕,不在網絡上結交不知根知底的異性朋友。一旦遇到個人危險時,不要慌張,應急中生智,采取智慧性的解決措施,如:拖延時間,找機會逃脫等。總而言之,強化自我安全與自護意識,至關重要。
3.2.2 上饒職院應為女大學生提供安全與自護等心理方面的培訓教育
在女大學生安全與自護教育的開展上,各級高校理當盡到應盡的教育責任,例如,改革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將安全以自護心理理論教育、安全與自護心理實訓培訓等課程,納入到女大學生日常課程體系中,讓女大學在校期間,能夠通過學校學習,掌握足夠的安全與自護技能,不斷提升女大學生的安全自護心理意識和實踐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關維維.女大學生遇害警示安全教育少不得[N].三亞日報,2014-8-29.
[2]馮拾松等.大學生安全教育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