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水
摘要:在教育界主要教學方式就是課堂講解,課堂教學是學校在教學方面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課程改革的重點。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課堂改革也在逐漸深入,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利用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就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進行調查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有效課堂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各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利用最短時間、最少精力,在教學課堂上讓學生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最短時間掌握最主要地課堂知識。隨著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教學方法也在跟著發生細微變化。課堂有效教學成為課改路上需要總結和反思的重要問題。如何利用課堂上有限時間使學生得到最有效的學習,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最終目標。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教學經驗來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制定有效的目標
課堂有效性教學前提條件是要求教師建立完善的教學計劃。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具有非常完整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既要考慮到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現狀和接受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語文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學習狀態、學習目標、學習效率劃分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但是在制定不同層次學習計劃時,要求教師對于所要講解的知識有一個全面、深度、系統的認識。首先教師要理清教課書中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以及在內容編排的線索,同時教師要善于將需要講解的重要知識點放置在不同章節之中。這樣才可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即該知識點是在什么基礎上發展起來,又如何影響后面需要學習知識。其次教師在一些細節上也要進行推敲,要深入研究教課書對于教學活動蘊藏的啟示。教師應當對于教課書上每一幅圖和每一句話進行仔細研究。我們在教學上一直是以“深入淺出”為基礎,其中“深入”是“淺出”的前提,只有把教課書掌握專研的越深,對其中知識才了解更加詳細,在課堂教學講解中越輕松簡單。名師往往是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但是一些初級教師卻不同往往是把簡單的知識復雜化,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是名師對于教材上的知識掌握比較深刻。只有真正掌握教課書上圖文真正意義才能掌握教材編寫者的本意,這樣才能實現對教材超越,有效性學習才不至于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讓課堂更富趣味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地一種形式,它是教師教和學的統一。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既體現出了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人際關系,同時在教學中推動教育的發展。那么如何更好的實現這種既能推動教育發展又能提高人際交流,從而讓這種方式變得有趣呢?在教學課堂上,教師使用有趣性語言溝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要想這種教學方式充滿趣味性,就要求教師改變原來教學模式中平淡無趣的語言,轉而要利用一種帶有幽默性、激勵性以及富有激情的語言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比較口語性語言來和學生交流,通過幽默口語引導與溝通,讓學生感到親切有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發散性。同時使用幽默語言可以影響學生性格形成,對構建孩子們幽默個性起到很大作用。總的來說在教學活動中使用富有幽默性語言來講解知識,可以讓學生們一直保持良好心態和學習情緒,甚至在課程講解結束之后學生們仍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心理。
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考慮的方面比較多,不僅僅要考慮到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考慮到教學環境以及學生素質和學習狀態,最為重要的是要依據學生素質和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教師主要任務是教學,因此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教學方法必須要最大程度的適應學生素質和特點。由于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特點、學習技巧以及學生身體心理素質都不完全相同,但是他們又各具特點。學生素質特點就決定了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上要嚴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還要具有一定針對性。
四、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學習
隨著教育改革新課標提出了“要引導學生產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調了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學工作要以學生為主,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和感知能力。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我們也更加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把學生作為主體,學生課堂學習得到關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要把“問”的權利留給學生,把“讀”和“講”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在每一個教學環節,要把學生作為主體,一切活動以學生學習為主讓學生享受自我探索學習的興趣。但是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在學生遇到理解錯誤時要及時糾正,對于學生特別難理解的問題要進行細致講解,將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講解結合起來,實現有效性教學。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教學的學問。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我們必須要以教學理論作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