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
【摘要】在高校的藝術教育中,公共音樂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通過公共音樂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與音樂專業的教育是不同的,公共音樂教育關系到國民素質的培養,高校需要認真地研究公共音樂教育的內容,不斷改革公共音樂教育的課程,這樣才能體現出公共音樂的教育目的,滿足學生的需求。
【關鍵詞】高校公共音樂;課程設置;教學研究
公共音樂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對于素質教育的培養也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高校可以把公共音樂教育列為學校的選修課,甚至可以列為必修課,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課程的改革要求設置課程,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高校還要擴大公共音樂教育的師資,加強教學設施的建設。但是,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公共音樂教育的成績,還需要看到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高校的教師和學生都沒有真正理解公共音樂教育的內涵,他們認為公共音樂教育與音樂專業教育是一樣的,把兩者混淆在一起,導致教學目標脫離課程的設置;其次,公共音樂課程設置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基本上與專業音樂教育相差無幾;除此之外,公共音樂的教育方法比較單一、枯燥。
一、課程定位
這些年以來,我國的藝術素質教育不斷地改革創新,學校的階段不同,對于音樂教育的定位也不一樣。接受公共音樂教育的學生并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所以,與專業音樂教育不一樣,公共音樂教育培養地不是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通過對學生音樂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讓學生喜歡音樂,熱愛音樂,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加強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有利學生開拓其他的專業,但是,在公共音樂教育中,教師很容易會忽視這個層面,錯誤地定位課程目標。在現在的高校中,越來越多的學生會使用樂器,但是,他們的音樂基礎知識非常薄弱。當前,大學生的教育背景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絕對不能只當做一種娛樂活動,高校教師應該開發公共音樂課的課程,使課程越來越豐富。搞笑的公共音樂課應該把握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了解學生的真正地需求和愿望,順應公共音樂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二、課程體系
我們把公共音樂課程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音樂實踐課,另外一類是音樂知識通識課。這兩種課程相互滲透、相互襯托,共同為公共音樂教育服務。
1、音樂知識通識課
在高校中,音樂知識通識課是一門選修課。學校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然了,學校不能僅僅局限在只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學校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選擇一個合適的發展空間。音樂素質由許多部分組成,樂理常識就是其中之一,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樂理常識是一種輔助工具。如果想要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那么就要為學生開放音樂欣賞課,音樂欣賞課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受同學們青睞。盡管學生們對于音樂的理解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她們都能夠從音樂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提高自己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高校開設音樂史類的課程,同學們在課堂上可以了解更多的音樂作家,了解更多的作品,也能夠加強對音樂內涵的理解,使自身的音樂素養不斷提高。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說,這是一個以秒速傳遞信息的時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科與學科之間出現越來越多的交叉,音樂課程這不單單與音樂有關,音樂還與其他的學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音樂技能實踐課程
音樂技能包括很多種,像合唱、舞蹈、樂器伴奏等,通過這些音樂技能實踐,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大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很多大學生都擁有各種與音樂有關的證書,他們的音樂基礎還是比較扎實的,在大學中,這些學生希望能夠不斷地鍛煉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音樂技能實踐課正好為這些學生提供了鍛煉的機會。還有一些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音樂表演,希望在大學能夠滿足自己的愿望。高校開設這類課程,不僅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且使學校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為學校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風氣。學校公共音樂的教學一般都是在藝術社團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藝術社團的重要性。在音樂課程體系中,可以加入藝術社團的排練,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校的音樂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公共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系統專業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教學,學生就沒有實踐的感受,但是在藝術教學過程中,這種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同事,這是音樂教學的一個特色所在。但是,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注重專業教學,不注重對學生做正確的引導,不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那么,培養出的學生也不會符合社會的要求。作為公共音樂教育的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淵博的音樂教育知識,還需要具備實踐能力,敢于開發課程,勇于創新。衡量公共音樂教育有很多個維度,教育理論的水平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維度。
三、結語
在我國的高校教育中,公共藝術課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普通的高校中,公共藝術課程發揮著不容小覷同樣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校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設置,建立一個科學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的愿望和需求。除此之外,高校還要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增強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羅宇佳. 曼哈頓維爾音樂課程方案對我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 教育探索, 2011(9).
[2] 汪 靚.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與重點[J]. 大學教育科學,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