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突出重點訓練項目,有計劃地進行讀寫基本功訓練。小學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教給學生相關的技能,并且通過實際聯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室;小學閱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環境的不斷改變和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個行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自主改革,其中就包括教育事業的改革。在課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閱讀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更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閱讀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注重掌握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語文以及閱讀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也就是進行多方面的結合,促使閱讀真正走近我們的教室。本文主要對小學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不僅要進行文字、拼音、句子以及作文的教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改革,我國小學的教育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雖然獲取了有效的課堂成績,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并沒有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任務。依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并沒有明確的說明語文素養是什么,這就需要建設者和教師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從而促使小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也就是說,要想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完善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競爭觀念,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從而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就明確了小學語文能力就是語文教學素養的核心,也就是完成每天要做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目標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鍛煉學生漢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任務;第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第三,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第四,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第五,培養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已經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但是還是應該對基礎語文任務進行教學,也就是發展語文能力。
二、閱讀教學要展現語文的魅力
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擁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并且逐漸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從而培養學生讀與想的能力。其中學生的文章閱讀量一定要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選取一些精要篇章、典范作品,指導學生多次閱讀,從而做到熟而成誦,此時作品中的語言才能真正化為讀者的語言,才能促使學生吸收其中有用的東西。實際閱讀的經驗告訴我們,讀書既要精專又要博覽。多讀只依靠課本上的篇目和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擴大讀書的范圍,重視課外閱讀,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
要想實現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動畫中主人公的任務形象,為學生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從而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中要想更好地實現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就需要教師對文章進行整合和分析。而學生選擇閱讀的主要方向就是文學作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語言精確,形象生動,閱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第二,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展現作者的寫作能力;第三,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展現學生的情感和發展;第四,每一篇的文學作品都具備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技能。
三、閱讀教學要體現讀寫的結合
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名家的文章,不僅要注重讀的能力,還要注重寫的能力。學生通過長時間的閱讀,獲取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一方面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依據;另一方面在閱讀中有效提升了讀寫能力。其中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閱讀教學促使讀和寫進行有效結合。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由此可見,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對文章的理解,還要關注作者為什么這么寫,也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理解和感悟,還要進行實踐應用,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自主檢查以及自主寫作,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訴說和寫作,從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在中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可以選擇一問一答的教學方案。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課程分為三大板塊,其中包括初次閱讀、細致閱讀以及全文默讀。通過多次的閱讀可以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理解。依據讀、說、寫的有效結合,加上在實踐中的應用,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其中在實踐中,還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課程發展進行有效分析,不能盲目的進行教學。
四、認真備課,進行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教學
中年級的語文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其中中年級的學生處于愛玩的年齡,在學習中不容易靜下心來,從而阻礙教師的教學工作。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備課,并且創建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教學課堂。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創建靜心訓練,給大腦留點空白。現階段,有些家長認為安靜是浪費時間。其實,“放空”對于大腦的發展很重要。大腦留有空白,才有可能升級進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深深吸氣,慢慢吐氣,再重復進行。其次通過播放舒緩的樂曲,引導孩子注意樂曲的節奏、旋律,使自己的身心與音樂融為一體。最后引導學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寧靜的環境中,藍天、白云、微風等,從而創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環境。當然,不僅需要教師的支持,還需要家長的影響。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進行的語文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因此,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匯、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這就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有效的教學可以促使閱讀真正走近我們的教室,促使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后閱讀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據,從而促使閱讀教學真正走進我們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2]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3]魏薇.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胡俊卿,女,1981年5月出生,籍貫:福建省平和縣,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職稱:小學語文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