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
摘 要:小學英語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平時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更要在課外作業的設計中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主要論述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在課外作業的設計中增加體驗性的課外作業,讓小學生能夠以更多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課外作業的設計,讓小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體驗性;課外作業設計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使得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現代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導學生基礎的小學英語知識,更要在其中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也就是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而這一要求僅僅依靠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作業這一環節,設計出更具體驗性的課外作業,讓小學生擺脫傳統作業的桎梏,鞏固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并且在課外進行充分的應用,真正達到促進自身英語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開展輸入類作業,讓學生進行英語積累
輸入類體驗作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積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見到各類英語短語和單詞的出現,英語商標和廣告牌甚至隨處可見,小學英語教師就可以將這一內容納入輸入類作業當中,讓學生堅持記錄和采摘在生活環境中發現的各類英語短句和單詞,只要學生堅持,就能在一個學期之內學會更多的單詞,并且理解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中進行應用。
利用英語來布置自己的生活環境。學生在學習了某一些英語單詞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標注標簽的方式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事物中進行布置。鼓勵學生對自己不認識的事物進行查閱,了解這個事物的單詞寫法和讀法。在這樣的輸入類體驗性作業當中,學生雖然在短時間無法真正學習和掌握這些單詞,但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在最終收獲到學習成效,起到時刻學習英語的效果。
收看少兒類的英語節目和英語廣播也是輸入類作業的一種。和前兩種文字輸入類作業有所區別,觀看和收聽少兒類英語節目是輸入少兒的頭腦當中,在觀看和收聽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正統的英語發音,并且在有趣的少兒節目當中提升自己對英語知識的興趣,因此,也會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
二、開放制作類作業,讓學生感受英語魅力
制作類作業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體驗性作業。西方文化中,賀卡是極為常見的禮物種類,教師可以教導學生書寫和制作英語賀卡,在一些特定的節日當中讓學生互相制作賀卡贈送,在賀卡上書寫專門的英語祝福。如,Merry Christmas!Best wishes to you等。學生在制作賀卡的過程中學會應用這些常見的英語短句,起到了學習和復習的效果。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制作相應的警示牌。在校園當中,常常有一些地方需要專門的警示牌來告訴學生某些地方禁止踏足或者禁止做什么。這樣的需求使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其作為體驗性制作類作業的一部分,讓學生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制作警示牌。祈使句在其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這些專有句式的使用讓學生認識到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中應用這些英語知識。
三、開辦創新類作業,讓學生學會二次創新
創新類體驗性英語課外作業也是教師能夠應用的一種課外作業設計形式。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常常有一些重要的活動需要文化類知識的參與和制作。英語畫報等內容的出現給學生實施自己的英語創意留下了廣闊的平臺。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制作出有趣創新的英語畫報,不但能夠裝飾在教學課堂中增加文化氣氛,還能讓學生的藝術細胞得到充分的開發。
此外,在小學高年級當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法知識和英語規范書寫的方式。因此,英語小報也可作為創新類的體驗性英語課外作業出現在學生的作業內容當中。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和詢問教師的方式來創辦英語小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在制作英語小報的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
和英語小報相同的創新類作業還包括英語歌曲的改編,在教師的幫助之下,小學生展開對英語歌曲的改編工作,將其制作成為更加朗朗上口并且貼合教學內容的歌曲,在音樂的熏陶中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體驗性的課外英語作業讓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得到了一個發揮的平臺,小學英語教師要注意應用這種課外作業的設計形式,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情感得到充分的抒發,能夠在小學英語教師的引導下鞏固和提升自己的英語知識。體驗性課外英語作業的應用對于發展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調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磨煉學生的意志都起著積極的作用,教師要重視對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工作,努力開發和創造出更加靈活多樣的體驗性作業,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丁敏丹.小學英語體驗性課外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科普童話,2014(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