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松娟


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企業對外交流日益增多,對員工的英語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現實是大部分中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較差。通過英語生活化教學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文重點闡述如何通過生活化教學,提升中職學生英語能力。生活化教學,即通過挖掘教材的生活化元素、豐富教學方式方法,讓課堂充滿活力,吸引學生參與,改變以往的“啞巴英語”教學;布置多樣化的作業、使用多重考核結構,使學生更有學習興趣和信心。
關鍵詞:中職學校 英語教學 生活化
一、中職英語教學背景及現狀
1.社會背景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 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線的技能型勞動者,因而,中職英語應該圍繞這個目標和方向實施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使學生適應現代技術的不斷更新,跟上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新時代,做一個懂技術、善交流的新型勞動者。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外交流日益增多,對員工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現在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卻令人堪憂。大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后,不具備企業要求的英語能力:文秘專業的學生不能進行基本的口語接待,更不用說書寫英文信函了;機電電子專業的學生看不懂機器設備的英文說明書,何談進行操作與維修?旅游專業的學生不會或不敢開口說英語,如何接待外國游客?
2.學生現狀
筆者通過對所教的2014級學生(包括升學班和就業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半數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中等,認為自己成績不好的學生占20%。而對英語學習有興趣的學生所占比例為67%(包括興趣很濃厚、濃厚和一般的),只有5%的學生會關注身邊的英文。73%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平平淡淡,教學內容與生活無關。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的教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認為生活化的教學有利于英語學習,并認為在生活場景中合作學習是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想學好英語的,但是他們底子薄、缺乏自信;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關聯較少,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希望英語學習能與生活場景相聯系,從而對英語學習提供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
二、理論依據
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他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經驗中學習”“從生活中學習”。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說:“生活即教育。”其本質就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可見,離開了生活的教育是空洞的,是脫離實際的說教。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磨煉意志、發展思維、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驗、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英語是一種交流工具,英語學習來源于生活也必定要服務于生活。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欠缺主動性,而且教學內容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中職英語生活化就是針對這種現狀,讓教材內容切合學生實際,與生活密切聯系,使學生覺得英語學習就是生活,從而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三、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根據學生的現狀及調查分析,筆者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作業布置、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在所教2014級學生中進行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教材內容生活化
中職英語教學內容主要服務于專業教學,同時,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運用英語。我們在第一個學期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涵蓋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家庭等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內容,在教學中,要把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在第二冊第五單元的《Whats your hobby?》的教學過程中,先以班級里經常運動的同學為例說:“Wang Jun often plays basketball.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Thats to say, playing basketball is Wang Juns hobby.”這樣,學生自然就知道了“hobby” 的意思,然后再問:“Whats your hobby?”基礎稍好的學生就會回答:“My hobby is reading books.”或“I like reading books.”教師板書基本句子結構,繼續練習(幫助解決學生講不出的短語),學生因能表達出自己的愛好而興奮,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也收獲頗多。在第二學期,我們改以省特級英語教師戴玉珍主編的《實用英語口語》為教材,以李明去歐洲自由行為主線,練習叫出租車、辦理賓館入住手續、訂餐等實用性生活口語,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上升。
2.教學方法生活化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變為樂之者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學中要以新穎、特別的方式吸引原本興趣不強的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使他們掌握知識的預期目的。
(1)利用微課等新媒體。在學習《實用英語口語》第一單元Section A的有關機場和出租車里的標志時,如果單純地告訴學生標志的意思,學生肯定不以為意,而利用微課的畫面及相應的場景,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他們想知道自己能否做對的好奇心也就被激發了。
(2)利用卡片游戲記單詞。卡片是學生們常見的并能自己制作的小教具,在卡片的正反面寫上英語單詞和對應的中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提問中英文。或者用打牌的形式記單詞:學生4人一組,每人手上拿10張或15張單詞卡片,輪流出牌并讀出單詞,讀錯了就不能出對應的牌,先出完牌為勝,學生們在玩牌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單詞。
(3)創設真實語境,讓生活走進課堂。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創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用到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教師應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創建真實的語言情境,形成動態的生活課堂。在At the doctors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先用圖片呈現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錢、家人、朋友、工作、知識、健康等),讓學生討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引出health,然后展現醫院場景,圖文并茂地學習hospital、doctor、nurse、pill、injection、thermometer and temperature等單詞。學習詞匯難題及相應的日常看病用語后,設置一個醫生看病的情境,醫生、護士穿上白大褂、戴著工作帽,學生們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既有表演的樂趣,又鞏固了知識。其他諸如詞匯教學,也最大限度地采用學生身邊的例子。例如,在學習as...as...這個詞組時,教師站到一位同學身邊和她比肩,說:“I am as tall as Meiru.” 再和另一位同學相比較說:“I am not as tall as Wang Jian.”意思一目了然。再讓學生用beautiful、handsome、clever等單詞與班里的同學相比較,as...as...的用法就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可見,把生活化的語境帶進課堂,可以縮小英語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學生融入其中,認識到所學知識的作用從而掌握知識。
3.作業布置生活化
英語教學的基本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創新實踐能力。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走向社會時,能將所學語言在工作生活中學以致用,讓他們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所以,課外作業既要有趣味性,更要有實用性。在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了有關個人基本信息的表達,筆者布置學生制作兩張自己的名片(一張現在的,一張將來的),然后在課堂上互相問候,交換名片。學生們為了設計一張漂亮的名片費盡心思,同時也把職業、地址等英語表達牢記在心間。同時,交換名片也讓他們學會了交往的禮儀常識,為今后工作做好鋪墊。學完第四單元的邀請信后,筆者讓學生寫一封邀請老師參加班級新年party的邀請函。另外,趣味性的作業,如制作英語手抄報、組織書寫大賽、收集英文廣告語和諺語、學唱英文歌曲等也都在作業范圍之內。
4.考核方式生活化
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因此,如何合理、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檢測學習效果的方式就是考試,而中職學生最怕考試。所以,我們把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60%)和終結性評價(40%)結合起來,將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紀律行為及自我評價等生活化學習行為融入評價中,每個月由學生自評(包括等級和表現)和教師評價(包括課堂守紀、口語表達、參與合作、作業和背誦朗讀)相結合得出月評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及格和待及格),學期結束時的總評成績=月評成績(40%)+ 期中成績(20%)+期末成績(20%)+出勤(10%)+教師評價(10%)。
四、小結
中職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且英語底子薄,欠缺主觀能動性。學生現狀無法改變,只有教師想方設法去改變教學現狀。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趣味性與實用性的英語環境中習得知識并加以運用,為他們今后的就業崗位服務。通過一年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課堂氣氛比起以往活躍了許多,口語交際也有所提升。特別是在評價中,讓他們看到了自身的學習過程,有哪些進步與不足,如何提升等都一目了然。這也使一些行為習慣及課堂表現較差的學生有了警醒,從而促進他們做出改變。
(作者單位:松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