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娜
摘 要:當前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中職學校把電子商務作為學生未來重要的就業方向之一,但在課程教學中配套的實訓體系卻嚴重滯后,難以滿足發展需要。本文從教學現存問題著手,論述了如何扭轉當前教學現狀,改進實踐教學,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電子商務 實訓教學 優化
一、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教學現狀
電子商務專業開展實訓教學,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電子商務的知識,直接體驗相關商業化應用的知識過程,是以后從事該行業必不可少的實踐,也是專業培養必須重視的環節。作為新興專業,電子商務實訓教學還不完善,教育教學理念、設施等都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充分認識并不斷深入解決。
1.對實訓教學認識程度不足
開設電子商務專業是發展趨勢,但也難免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不少學校對該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準,課程設置隨意,尤其是很多中職院校經常照搬高職的辦學模式、辦學理念,中職人才培養目標出現了偏差,導致低質低效的現象。例如有的學校偏重于理論,多數時間用于課堂講解,甚至把高職的教材直接搬過來用,并不適合中職生,造成學生、消化不良的后果。同時中職學校實訓教學條件普遍較弱,尤其是缺少成熟的培養手段和適合中職生的方法,造成實訓效果不佳,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
2.實訓教學環境建設不到位
不少中職學校對電子商務運行模式認識不清,缺少成熟的模擬環境,尤其是對復雜多變的商務環境估計不足,造成脫離實際、紙上談兵的窘境。校外的實訓基地建設也是中職學校的短板,缺少可以鍛煉學生的固定的實習基地,很多小的頂崗實習場所受限于實力,不能提供足夠的崗位,學生實習往往流于形式,最后只能上交一篇實習報告,指導老師給個成績,整個實習就算結束了。
3.實訓師資嚴重匱乏
電子商務是新興產業,并沒有現成的師資可以調配,多數中職學校是抽調財經、網絡、管理、營銷等專業的現有力量,再稍加培訓就上崗了,這些“半路出家”的教師普遍存在知識儲備不夠、專業教學經驗欠缺等問題,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實戰經驗近乎于零,大多沒有電子商務實戰經驗,甚至有的現學現賣,這樣的師資自然難以承擔教學的重任。
二、優化電子商務實訓教學的措施
1.依照崗位需求定位實踐教學
電子商務專業已經被列為教育部十大紅牌專業之一,這說明其發展前景廣闊,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跟學校提供的人才質量必須匹配才行。目前的主要問題就是中職學校學生學了電子商務,但不能勝任相應的工作,適應不了崗位的要求。學校必須搞好市場調研,主動對接市場需求,依照市場來確定培養的方向、培養的目標,崗位需要什么,實訓教學就培訓什么,老師就突出什么。只要定位準了,人才培養就會適應市場需求,市場才會歡迎。
2.構建科學的實訓教學體系
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實訓的教學目標和安排實訓學時,要做到實踐教學和理論學習相輔相成。實訓教學安排要配合理論教學,既要有驗證理論的實驗教學,也要有熟化訓練上升為技能的實習教學,最關鍵的還是要把真刀真槍磨煉的頂崗實習組織好。這樣通過不同的實訓教學環節,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化理論知識,掌握相關的工作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加強實訓教學環境建設
新興專業的發展需要必要的財政投入,尤其是初始的基地建設往往更多地依靠財力支持,實訓建設是電子商務專業的重要條件。中職學生在實訓教學中,大量知識得到驗證,技能得到培養,這都需要好的教學環境。學校在實踐教學環境建設方面不要局限于脫離實際商業環境的實驗室,而是要突出重點,形成幾個有特色的電子商務實驗室,模擬不同商業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平臺,使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環境下業務的處理方法。另外,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保證學生在實踐環節能夠安全有序地完成任務。
4.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為保證學生實習,學校應想辦法建立多層次、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首先,學校要主動與相關用人單位進行戰略合作,簽訂長期實習協議,使學生能夠在實訓期間得到較好的實訓條件,畢業后容易找到合適的崗位。其次,加強與企業的校企合作,按需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實行“訂單式”培養。邀請企業參與學校專業的建設,參與教學過程的組織,提供具有實踐經驗的培訓師資,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
5.打造優質的實訓師資隊伍
一是引進專業人才,吸收新鮮血液,為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帶來新的思想和觀念。二要走出去,鼓勵學校現有的教師多學習,參加相關培訓,提高自己的電子商務知識水平。三是學校和教師共同開發電子商務方面的項目,增強教師的電子商務實際操作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現代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