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權毅 董虹亮

摘要:目的 探討乳頭溢液的診斷方法與外科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乳頭溢液患者中,選擇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80例乳頭溢液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乳頭溢液的診斷方法與外科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 80例乳頭溢液患者術前與術后的診斷準確率有87.3%。同時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手術成功,在術后為期3年的隨訪中發現,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無復發。結論 乳頭溢液的臨床診斷方法較多,應用乳管鏡聯合乳腺彩超的診斷方法可以提高診斷準確性,同時外科手術治療乳頭溢液臨床效果顯著且復發率低,值得臨床的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乳頭溢液;診斷;手術治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nipple discharge clinical outcomes.Methods Nipple dischar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January 2015 were treated in 80 patients for the study,80 patients with nipple discharge clinical record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nipple discharge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0 cases of nipple discharge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87.3%.While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ipple discharge operation is successful,the three-year follow-up after surgery found that 80 cases of nipple discharge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nipple discharge more applications autoscopy United breast ultrasound diagnostic method can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while surgery nipple discharg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worthy of promo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Nipple discharge;Diagnosis;Surgical treatment
有研究報道稱,外科手術治療乳頭溢液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復發率低,安全性高,但實際研究結果卻鮮有報道[1]。所以本次研究為了探討乳頭溢液的診斷方法與外科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就我院收治的80例乳頭溢液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觀察發現其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乳頭溢液患者,患者年齡在24~60歲,平均年齡為(37.5±4.2)歲,其中乳頭單管溢液的患者61例,多管溢液者19例;單側溢液者64例,雙側溢液者16例;血性溢液者11例以及漿液性溢液者69例,其中伴有乳房或者乳暈區域腫塊的患者19例,腫塊直徑約為0.2~1.4cm,平均直徑為0.4cm,腋窩淋巴結腫大且可觸及的患者有8例。
1.2納入標準 80例不同程度乳頭溢液患者,排除孕婦及哺乳期患者,所有研究對象均屬于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獲得其家屬的同意。
1.3方法 對80例乳頭溢液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包括超聲檢查、乳管鏡以及細胞學檢查,其中應用乳管鏡與超聲檢查對患者的乳管擴張、乳管內乳頭狀瘤以及小囊腫等進行診斷,應用細胞學檢查對患者的可發現癌細胞或者有可疑的細胞以及炎細胞進行診斷。
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采用亞甲藍染色法對病變導管進行確定,手術前1d告知患者不要對乳頭和乳暈區域進行擠壓,避免積液的缺乏而導致探針插入定位受到影響,手術前對患者先行全身麻醉,麻醉完成后在患者溢液乳管內置入鈍頭細探針或內囊針,并向內注入0.2~0.5ml的亞甲藍溶液,根據患者術前經超聲檢查、乳管鏡檢查以及細胞學檢查的結果,在患者乳暈旁取一個弧形或者放射狀的切口,將被亞甲藍溶液顯色的部位充分暴露在視野中,將近乳頭根部的病變乳管進行結扎,注意保護乳頭乳暈,同時將經藍染后的乳腺導管及其所在的腺體組織切除,對切下的病變導管以及部分腺體組織進行觀察,對可疑的部位行快速冰凍切片處理,將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如果病理檢查發現為惡性,則對患者行改良根治術。術后對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進行隨訪,詢問患者的病情是否有復發,隨訪為期3年,每3個月進行一次隨訪。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前診斷結果 觀察發現,80例患者術前術后的診斷準確率有87.3%,見表1。
2.2外科手術臨床治療效果 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手術成功,在術后為期3年的隨訪中發現,80例乳頭溢液患者均無復發。
3討論
臨床上病理性溢液由乳內因素與乳外因素引起,乳外常見因素有垂體瘤、內分泌疾病以及藥物引起等,乳內常見的因素有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導管擴張以及乳腺癌等[5]。目前因乳內因素引起的乳頭溢液臨床常用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所以對于乳頭溢液患者的診斷相當重要,提高了診斷準確性 液的方法較多,超聲檢查、乳管鏡、乳管造影、乳腺X線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檢查方法,其中超聲檢查具有分辨率高、對患者無創傷以及可檢查到乳導管擴張以及囊腫形成等優勢,在乳管內頭狀瘤的診斷上具有較高的價值,但在良惡性病變的鑒別上不準確[3,4]。乳導管造影是基本的臨床診斷方法,在患者早期病變的診斷與定位中效果顯著,在乳頭溢液病變范圍的檢查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但乳導管造影同樣對良惡性病變鑒別不準確[5]。乳腺X線檢查在乳頭溢液領域中應用不廣泛,主要應用目的是排除部分基本病變,但有研究表明30歲以上的非哺乳期自發性乳頭溢液患者應接受乳腺X線檢查[6]。乳管鏡屬于微小內鏡,其操作簡單、創傷小、觀察直觀,能夠準確的觀察患者乳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部位以及范圍,患者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可以反復檢查治療,但是多管溢液在檢查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漏診等情況,所以在早期乳頭溢液的診斷中建議行聯合診斷,可以有效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在乳頭溢液手術方法的選擇上,常規手術包括主導管切除術與區段切除術,主導管切除術逐漸的被區段切除術所取代,主要是因為主導管切除術很難直接找到病灶進行治療,不容易根除,同時會讓患者失去哺乳能力,這對婦女的影響極大,而區段切除術對乳頭溢液病灶的定位準確,結合乳管鏡的檢查結果和術中亞甲藍對病變乳管染色定位,避免病灶遺漏,但術中如果遇到乳管阻塞,注入亞甲藍受阻,應緩慢注射,切忌暴力導致乳管破裂等情況,使正常組織藍染影響手術視野。本次研究中發現,通過對80例乳頭溢液患者進行聯合術前診斷,準確性有87.3%,如何合理的應用臨床診斷方法對乳頭溢液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值得進一步的探討研究,而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并在術后的3年里無1例復發,充分證實了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乳頭溢液患者大部分是由于良性疾病所致,少數為乳腺癌,對乳頭溢液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再給予及時正確的外科手術治療,對早期乳腺癌的發現有重要意義。故合理聯合應用診斷方法與應用外科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復發率低,安全性高,在乳頭溢液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濤,許彬,陳耀坤,等.乳頭溢液128例外科治療體會[J].臨床普外科電子雜志,2014,1(4):23-25.
[2]徐景偉,周健,王琢.老年良性病變乳頭溢液200例外科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68-3169.
[3]胡德春,喻梅英.乳頭溢液的診斷與外科治療臨床分析-附96例報道[J].當代醫學,2010,16(20):84-85.
[4]王景學.單純乳頭溢液32例的診斷和治療[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7):1039-1040.
[5]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欒梅香,王永高,等.新疆3154例乳腺乳頭溢液與導管內病變關系的臨床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9):679-681.
[6]王文敏,謝伯劍,周申康.乳頭溢液的診斷與外科治療[J].中國基層醫藥,2009,16(2):304-305.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