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群

摘要:目的 探討在闌尾炎麻醉中應用左旋布比卡因和羅哌卡因的效果。方法 選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闌尾炎患者,均行闌尾炎切除術,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左旋布比卡因與羅哌卡因進行麻醉。結果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低于對照組(27.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牽拉反應為Ⅰ級者所占比例為74.0%,低于觀察組(88.0%),Ⅱ、Ⅲ級患者所占比例為26.0%,高于觀察組(12.0%),差異顯著;觀察組在切皮、切除和縫皮時的VA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應用羅哌卡因對闌尾炎切除術患者進行麻醉,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且牽拉反應等級較低,疼痛程度輕于左旋布比卡因。
關鍵詞:左旋布比卡因;羅哌卡因;闌尾炎;麻醉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levo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in anesthesia effect of appendicitis.Methods 200 cases of appendicitis patients underwent appendicitis excision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2008 March to 2015 March,divided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anesthesia with levo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In control group,the pull of the reaction was 74%,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88%),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grade III was 26%,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12%),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P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ropivacaine of appendicitis exci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esthesia,less adverse reaction,high safety,and lead the low reaction level,the degree of pain light,levobupivacaine.
Key words:Levobupivacaine;Ropivacaine;Appendicitis;Anesthesia
目前臨床上大多對闌尾炎切除術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在術中一些侵入操作會牽拉內臟,由于迷走神經廣泛分布,導致阻滯效果不明顯,容易發生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因為闌尾系膜被牽拉時會使迷走神經處于興奮狀態,降低心率、血壓等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與手術操作[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患者,包括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齡19歲~55歲,平均(37.6±4.1)歲;ASA等級分級:Ⅰ級45例,Ⅱ級55例;體重50~71kg,平均(61.4±3.4)kg。觀察組100例患者,包括男性54例,女性54例;年齡18歲~57歲,平均(38.2±5.3)歲;ASA等級分級:Ⅰ級46例,Ⅱ級55例;體重49~71kg,平均(61.7±3.6)kg。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將所有患者安全送至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其無創動脈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與ECG,盡快建立靜脈通道,硬膜外穿刺的部位選擇在T11~12部位,進行置管,并向其中注射5ml 1%利多卡因(含有5μg/ml腎上腺素),等待5min,檢查并確定硬膜外腔處有導管。對照組患者注射10mg 0.5%左旋布比卡因,觀察組患者注射10ml 0.5%的羅哌卡因,均通過針刺皮膚法測試麻醉平面的效果,若獲得滿意效果即可開始手術操作。如果按照上述操作完成注射的15min后仍未滿足手術條件,需要再注射相同藥劑3~5ml。患者在手術期間持續吸氧,所以護理人員應給予相應護理,術中輸液量為1000ml,一旦收縮壓低于90mmHg,需要靜脈注射10mg麻黃堿針,如果心率低于55次/min,需要靜脈注射0.3mg阿托品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麻醉后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如血壓降低、呼吸困難等。②術中觀察患者的牽拉反應程度,并且根據其主訴進行分級,其中患者發出呻吟,主訴胃部的牽拉痛感嚴重,難以忍受的為Ⅳ級;患者感到胃部不適,疼痛明顯,表現出痛苦表情的為Ⅲ級;患者主訴胃部存在可以忍受的輕度不適感的為Ⅱ級;患者比較安靜,主訴良好,并未感到胃部不適的為Ⅰ級。③采用針刺法檢查患者皮膚痛覺是否消失,對麻醉平面的麻醉效果加以測定,麻醉醫師在術中鎮痛治療時采用模擬陣痛評分法(VAS)加以判斷,分數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2]。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3.0分析及處理相關數據,采用(x±s)的方式表示計量數據,并用t檢驗其組間比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并用?字2檢驗。如果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對比 對照組發生呼吸困難5例,低血壓14例,心率過低8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0%,觀察組發生低血壓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的牽拉反應情況對比 對照組Ⅰ級74例,Ⅱ級21例,Ⅲ級5例,所占百分比分別為74.0%、21.0%和5.0%;觀察組Ⅰ級88例,Ⅱ級9例,Ⅲ級3例,所占百分比分別為88.0%、9.0%和3.0%,觀察組的牽拉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Ⅰ級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Ⅱ、Ⅲ級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結果對比 觀察組在切皮、切除和縫皮時的VA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闌尾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通常行闌尾炎切除術治療,而手術的麻醉方式則大多為硬膜外麻醉[3]。作為布比卡因的左旋體,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種新型的局麻藥物,廣泛分布于體內,游離血藥濃度不高,毒性明顯低于布比卡因。而羅哌卡因屬于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可以對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起抑制作用,導致神經興奮和傳導被阻斷[4]。其毒性同樣低于布比卡因,在術中引起的心臟毒性與中樞神經系統系統毒性均較低。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低于對照組(27.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是因為羅哌卡因的感覺-運動神經組織分離性很高,導致其對運動神經阻滯程度小,對神經纖維阻滯程度大,因此與左旋布比卡因相比,羅哌卡因對呼吸循環不會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所以觀察組患者均未發生呼吸困難和心率過低的情況。對照組牽拉反應為Ⅰ級者所占比例為74.0%,低于觀察組(88.0%),Ⅱ、Ⅲ級患者所占比例為26.0%,高于觀察組(12.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羅哌卡因有助于減輕闌尾炎手術患者的牽拉反應,確保手術順利完成。觀察組在切皮、切除和縫皮時的VA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二者的鎮痛效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應用羅哌卡因對闌尾炎切除術患者進行麻醉,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而且牽拉反應等級較低,疼痛程度輕,麻醉效果優于左旋布比卡因。
參考文獻:
[1]李友安,馬群瑩,陳光娥,等.甲磺酸羅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與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90例效能比較[J].陜西醫學雜志,2013(9):1207-1209.
[2]沈建明,龐萍萍,王歡,等.羅哌卡因與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腹部手術腰硬聯合麻醉效果比較[J].中國藥師,2015(1):83-84,132.
[3]羅宗仁,祝巫惹,何龍芬.羅哌卡因連續硬膜外麻醉中毒搶救成功一例[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08):85-86.
[4]張國強,吳壽和,翁燦輝.羅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兒骶管麻醉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8):122-124.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