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吟
【摘要】播音主持作為藝術創作的一個門類,其創作效果的好壞直接與播音主持人的狀態掛鉤。主持人在進行播音主持處在一個良好的創作狀態,那么他的狀態能夠被觀眾或者是聽眾感覺出來的。播音主持的狀態體現了播音員的專業素養,是其人文修養和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形式。本文將從播音主持中播音員的內在修養以及技術層面入手,對播音創作中狀態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播音主持 狀態 思想感情 氣息 姿態 音色
一個播音員,通過聲音傳遞信息使其職責所在,與一般的人際交往所不同的是,播音人員要把精力集中得更加細致。優秀的播音作品,是需要播音員在對作品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的思想情感都把握到位之后,用準確的思想態度把作品的感情基調通過播音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果播音員有一個字、一句話,或者是感情基調沒有把握好、表達好,讓聽眾無法準確的把握到作品的感情基調,或者是感覺播音員想要表達的內容模糊不清,就容易讓人走神。就算作品的基礎材料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經過創作成為播音作品之后,也會失去了其本該有的藝術價值。
一、內在修養
1.1全神貫注,誠心誠意
語言的發展是為人們借助聲音傳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傳播信息提供方便,所以語言在通過聲音傳播的過程中,就有會根據信息傳播的對象不同,利用聲音的性質把語言加上感情色彩。如果生活中別人跟你進行語言交流時,神情專注,態度積極,聲音清脆悅耳,那么你們的交流的氛圍也會因為對方的態度變得優美起來,對方對于你傳達出的信息,接受準確度也會提高。
播音員在播音是的態度決定在作品的表達對象上。如果一個播音員的播音作品讓聽眾感覺不到其要表達的對象的特點,那么這個播音員的播音最基本的專業素養是不過關的,換句話說,播音員對觀眾的態度是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對待聽眾的。
1.2準確把握情感,真實有效地表達
播音主持要進行藝術創作,那么其設計得門類是非常豐富的。播音員有足夠扎實的播音功底和純熟的專業技能,他可以借助新聞、小說、詩歌、古文、白話文、外國文學等方方面面的材料作為創作的基礎,發揮自己的個性把這些材料通過聲音的形式,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播音作品。就想過去的文人墨客都有屬于自己特色的事物與世同存一樣。
作為用態度說話的播音創作,播音作品創作的成功與否不是由新聞、小說、詩歌、古文、白話文、外國文學等這些基礎材料直接決定的,播音員對這些基礎材料的背景知識、思想情感掌握的準確度,會直接影響到播音員的表達。只有深入的了解過基礎材料的背景知識,準確的把握到基礎材料的思想情感,才能夠幫助播音員在表達時把材料的感情基調奠定準確,才能讓聽眾把握到材料所要傳達出來的內容,播音員的播音作品創作才能實現其打動人心的目標。
二、技術層面
肢體語言有些時候也能夠為通過聲音傳遞的信息提高信息接收者對信息理解的準確度,與此同時身體的姿態也會影響到聲音傳達出的情感。一個身體姿態悠閑的人,發出的聲音也會讓人感受到悠閑感,而一個姿態佝僂、神情飄忽的人,發出的聲音會讓聽到這個聲音的人對其失去一份信任感。這就提醒播音員在進行播音主持工作時,要使用自己最自然、最生活化、積極向上的姿態,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聲音是自然的、有個性的和陽光的。
播音員在工作中有姿態的要求,這并不意味著播音主持是程式化的工作。相反,播音員應該根據在工作中聲音最真實的思想感情的表達,根據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讓身體把內心中的感受以姿態和表情的形式表現出來。
播音員氣息的強弱影響其播音效果。氣息強,聲音就會洪亮,氣息弱,聲音就會拖沓。氣息除了強弱之分以外,還有長短、粗細、整碎之分。和弱氣息的聲音一樣,短、細、碎的氣息的聲音會給人一種病態的感覺。氣息長并且穩的聲音會讓人覺得說話者的身體康健、為人從容的印象;氣息突兀并且粗壯的聲音會給人留下不安、自卑的印象。
一名合格的播音員要能夠對自己的氣息表現方式把握準確,同時也能靈活地調節氣息的強度,能夠準確的掌控氣息的大小、強弱、急緩。播音員在播音時對氣息的把握能夠對聲音的表現起作用,即播音中使用高音是不會出現聲音音量減小,或者是音質僵硬的狀況;在使用低音時,聲音不會模糊不清,或者是飄渺感。播音員的播音創作狀態在播音員對氣息的控制上表現的非常明顯。
播音員在播音過程中對文字的朗讀要做到播音專業技能的要求。在播音主持朗讀的過程中,對文字的誦讀發音的輕重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感受。輕快的發音能夠讓人感覺到文字的清脆,沉重的發音則會讓人覺得文字中的力量感。除此之外,朗讀過程中字與字之間發音的連接程度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在朗讀上運用不同的發音技巧,都會對收聽效果造成影響。播音中的技巧應用好結合實際,不能進行強加,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播音員的專業素養的高低表現在一定的情緒條件下,朗讀材料時對韻母發音時音色的一致化控制。換句話說,播音員朗讀是口腔的標準開度的準確掌握。與此同時,播音員在播音過程中的音色變化能夠有一定的豐富度。換句話說就是播音過程中的音色不能保持一致不變,這樣就會使得播音效果令人枯燥乏味,在面部表情上的表現,就是表情過度僵硬或者太過夸張。播音員一定要注意對自己聲音音色的變化轉換。
三、結語
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藝術就應該具備藝術對人的價值,所以對于播音員,播音藝術的創作者來說,就需要準確的把握播音的思想感情基調,才能將其準確的傳達出去。播音員在專業技能的應用上最能體現播音員的播音狀態,有扎實的播音專業素養和技能,播音材料的內容是很有播音創作藝術價值的,但是播音員沒有良好的播音狀態,那么播音創作的效果就會被大打折扣,同時也不能實現藝術打動人心的目標。狀態是個主觀的事物,需要播音員從工作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的到,所以對其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價值的。
【參考文獻】
[1]曲海紅. 播音語言的用聲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陳竹. 播音感受研究[D].湖南大學,2012.
[3]董曉琳. 論播音員主持人語言美學風格[D].四川師范大學,2012.
[4]趙悅.羅京播音風格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1.
[5]柳曉. 播音創作中的狀態[J]. 新聞愛好者,2011,No. 39321: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