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云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與農業領域的融合,使得我國農業發展不斷有新的內容融入,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發展成就。我國現階段很少有種植區域應用高效集成技術,種植技術中存在很多不足,限制了農業經濟發展。本文就是對玉米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推廣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對相關人員能夠有所啟示,促進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玉米;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7
我國對于農業經濟發展非常關注,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但是對于其中存在的不良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注重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推廣,使得農民群眾可以真正地走上致富之路。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1 我國玉米種植中存在的不良問題
對我國玉米種植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很多區域玉米種植密度不足,苗株數量較少,與我國高產標準平均密度有著很大的差距。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較為良好,但是機械市場較為混亂,很多質量較差的農用機械設備投入到市場中,并且以較低的價格得到農民群眾的喜愛。甚至一些農用播種機并不是由農用機械企業生產的,而是由農村的小型農用機械生產機構制造,質量和性能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導致玉米種植間隔較大。特別是在大興鎮地區、大多是傳統的播種種植方式。農民群眾對于玉米品種沒有正確的認知,種植的玉米品種較為雜亂。很多的玉米品種已經具有較長時間的推廣,玉米品種增產能力十分有限。播種質量較差,導致玉米種植、田地出苗率較差,出苗時間存在差距。很多玉米種植區域并沒有應用先進的耕地技術,導致整地質量較差,對于播種質量的提升也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且現時期人工費用不斷增漲,為了加強對農業種植成本控制,農民甚至會省略一些種植環節,導致田間管理不足,導致玉米畝產量較低。雖然我國積極地對現今耕種技術進行推廣,但是很多農民并沒有對自身的種植方式進行轉變,傳統的耕種方式不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長,以及對土壤養分的吸收[1]。
2 玉米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推廣應用
2.1 建設玉米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應用示范田
政府部門農業服務中心需要加強對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的推廣力度,積極的建設玉米高產高效集中技術應用示范田。對當地的土壤進行取樣,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土壤成分和土壤肥力,合理的、科學的選擇玉米種植品種。對組織當地的農民群眾進行現場觀察,使得農民群眾明確科學技術的力量,提升農民對于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應用的關注度,加強該技術的推廣力度。
2.2 技術應用路線
主要是應用增產潛力較高,對于病蟲害抵抗能力較為良好的玉米品種。玉米品種的選擇還需要適應區域的氣候環境,嚴格保障玉米品種在最佳時間內進行播種,種植人員需要保障播種質量,采用最為先進的耕種技術,良好的掌控玉米品種的種植密度,以肥水調控作為重點,堅持高產、高效、生態的農業種植原則。找尋當前區域影響玉米品種高產的不良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不良因素對玉米農作物生長的不良影響,最大限度地提升玉米農作物的產量。
2.3 創建組織,加強領導
相關部門農業報務中心需要創建玉米高產組織委員會,設置種植技術指導小組,以及承擔高產高效集成技術宣傳的部門。由政府部門領導人員親自負責此工作,并且對責任進行落實,要求相關部門進行配合,對于工作的開展進行周密的部署。需要聘請專業權威人士,加強對技術應用指導,使得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推廣呈現科學化、規范化的特點。
2.4 引導農民群眾進行新技術的應用
對于示范田的眾多數據進行采集和整理,要保障信息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一切活動開展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基礎。對各項信息數據進行透明化的管理,農民群眾有權對各項種植技術應用進行觀察。示范田種植人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細心的回答農民群眾心中的疑問,并且將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轉變為簡單易懂的話語對農民群眾進行講述。適時的對農作物進行收獲,并且與農民群眾的畝產量進行有效對比,使得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更加具有說服力[2]。
3 結 語
玉米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經濟作物,加強玉米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的推廣,對于促進我國玉米產量的提升,增長農民經濟收入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相關部門需要對本區域內玉米種植存在的不良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積極的創建示范玉米田,嚴格地把握技術路線,創建組織加強領導,提升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的說服力,加強農民群眾對于技術的信賴程度,加強對該技術的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 曹琪,陸順生,董云飛等.玉米高產創建的實踐與思考[J].寧夏農林科技,2014(02):99.
[2] 施學忠,羅國權,李宏德等.鎮康縣玉米高產創建的探索與實踐[J].農民致富之友,2014(0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