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梓茹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初步認識英語、掌握相關的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息息相關。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中進行正對性學習,應尤其重視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話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一、情境與情境鏈概念及相關的教學現狀分析
情境教學致力于為學生設定具有一定主題和教學意義的生活化情境氛圍,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身臨其境地感受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學生跟隨教師循序漸進的教學引導逐步理解、掌握、內化知識點。情境鏈,即將圍繞教學核心內容所創設的2~3個情境有機地結合和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動態、統一、高校的鏈接模式,對學生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強化,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教授進一步拓展和豐富。
在小學英語對話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情境教學理念的滲透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改善了陳舊教學觀念中差點教學模式實施的弊端,但在一些教學步驟和細節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淺析:首先,情景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統籌管理,教師片面注重教學形式的開展,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實質性教授,導致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相對渙散,學生英語學習效率下降;其次,教師注重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的充分結合,卻相對忽略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切實體驗和感受,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未被有效激發,學生缺乏自由發揮、自主口語表達的空間;再次,教師在情境鏈的創設時,沒有將相關情境有機融合,各情境相對孤立,沒有發揮情境教學的整體化效果,形成多個情境模塊的機械化堆疊;最后,情景教學模式的相應教學評價標準匱乏,導致教學評價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及時發揮激勵、調節、引導的關鍵性作用。
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情境與情境鏈的創設
1.充分發掘教材文本資源,創設趣味性、生活化的情境模式
教師在進行課程教授之前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尤其在英語口語情境化教學模式的創設方面,教師更應該對教材文本進行反復研讀、悉心探究和反思。
例如:在“Signs”一課程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一些“Signs”,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短片,如有“購物中心”“請勿吸煙”“注意安全”“小心地滑”等情境意象;學生沉浸在妙趣橫生的視覺享受中,認識和感受到“Signs”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發了學生對各種“Signs”的英語口語表達學習熱情;教師要求學生將動畫中涉及的標標識記錄下來,然后通過師生之間提問互動的形式學習“a shopping centre”“No parking”“No smoking”“Wet floor”“No littering”等公共標語的正確用法,并以此為話題設計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景對話。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更是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引導者和激發者,只有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在口語學習過程中對英語語法結構的理解更加到位,對新單詞、短語、句型的掌握和記憶更加牢固,對自身口語表達能力更有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有效整合鏈接相關情境,構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情境鏈
情境鏈的合理構建對教師的教學認知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教師不僅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吸收和掌握新的教學理念,拓寬知識范疇,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善于聯系英語教育教學現狀。只有這樣,教師在情境鏈的創設和構建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游刃有余。在英語口語對話課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情境鏈的主題性,用鮮活的生活素材營造情境模式,充分發揮各情境之間的關聯性,在情境的過渡和銜接方面做到前后呼應、承上啟下。另外,結合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情景模式應盡量接近生產生活實際,便于學生在口語對話練習中找準切入點,并有效拓展話題內容。
以“Chinese New Year's Eve”為例進行說明,教師可以巧妙地按邏輯時間順序將“red packets ”“have dinner”“watch fireworks”“cook dumplings”這幾個典型的除夕活動情境構建成教學情境鏈,如可以由“have dinner”自然聯想和過渡到“cook dumplings”的話題,學生根據教師的思維引導,將“情”中的角色扮演和“境”中的氛圍烘托結合起來,有機滲透在情景交融的英語口語對話中。
情境教學法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非常有益,教師以教材為根本,結合生活實例,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使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成真正以學生為主角、自主表達、自由發揮的英語交流平臺。由教學核心內容衍生出多元化的情境、情境鏈主題,培養了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充分體驗英語課堂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洋口鎮洋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