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 王雪



摘要: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厭學的狀況,提出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過程中運用電子教室和游戲模式,并把考核辦法由單一的期末考試考核模式轉變為平時考核和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游戲教學;計算機基礎教育;電子教室;游戲模式;一體化教學
引言
計算機基礎課教育是大學本科生的基礎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因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不同而導致部分同學存在厭學的情況。如何提高學生對基礎課程的興趣,并通過創新手段改善原有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中急需解決的重要任務。
在授課過程中運用計算機游戲和電子教室相結合的手段,可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事實上,由于電子游戲的作用被低估,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運用游戲手段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樂趣。目前,有許多全球性的教育項目正在努力建設教育類的計算機網絡游戲、單機游戲和移動端游戲,吸引大量的大學生和高中生參與到游戲學習中來。
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1)學生的問題。
學生的基礎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由于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各地區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開設的計算機課程情況也不—樣,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差異巨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也不相同,部分學生存在厭學情緒,以通過考試為目標的“敷衍式學習”十分普遍。
2)教師的問題。
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高校學生.和基礎課教師提出適應時代進步的新要求,但是部分學校和基礎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按照以往的形式開展教學,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沒有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存在基礎課內容落后時代的情況,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
1游戲機制
1.1游戲的趣味性
計算機游戲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玩家對游戲產生興趣并通過游戲獲得快感,游戲的趣味性體現在多種方面,如表1所示。大多數游戲包括表中的一項或多項元素,使玩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產生興趣。
1.2用于教學的游戲設計
用于教學的游戲設計過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在某一場景中做出決定或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2)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決定來測試游戲的結果如何變化;
(3)鼓勵學生與其他團隊成員聯系并討論之后的步驟,從而提高學生的社交技能。
教學過程包括學習技術、認知學習成果、程
基于游戲機制的學習模型如圖2所示。下面對學生如何在交互式游戲的過程中開展學習活動進行說明。該模型的主要特點是游戲性與教學內容同步進行。游戲在整個模型中起到激勵作用,因此學習者在游戲環境中重復學習循環。學習者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通過與游戲的交互及基于情感或認知的反應,不斷得到滿足感,并期望得到游戲反饋的理想狀態。
在游戲的模型中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內容,以序、聲明、戰略知識等多維知識體系的認知過程。基于游戲的學習模式在正規教育中的應用非常成功,特別是在軍事、醫學、體育等方面。
2游戲機制進行教學關鍵問題
當前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全部在機房進行,通過電子教室進行授課,與學生的實踐教學同步進行。教學的過程從傳統教學方式轉變為“在學中練,在練中學”的同步化教學方式,也使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機制成為可能。便使該模式更適合教學:
1)幻想與想象。
幻想與想象的場景是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游戲中的場景能夠展示游戲的背景和相應的活動范圍。語境中的幻想是游戲的一部分,能激起更大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
2)游戲規則。
吸引力的產生來自持續不斷地引入新的信息和不確定的游戲結果。而新的信息以及游戲結果的設定依賴于游戲規則。另一方面,游戲活動和游戲參與過程也由游戲規則決定,且這些交互不同于現實世界,可在集中的空間和時間周期內發生,從而給參與者更大的激勵。不同類型的規則可以幫助玩家達到不同的游戲目標,獲取不同級別的知識體系。因此,不同的游戲規則決定了游戲的吸引力大小。
3)挑戰性。
不同的用戶或者游戲場景可以選用適當的難度。游戲的困難程度也會對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造成影響,難度級別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學習者產生厭煩情緒。選取合適的難度等級:讓游戲過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是較為恰當的。
3實施過程
基于游戲機制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也能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樂趣。文獻介紹了情景化的課堂游戲設計。文章針對大學課程存在的抽象、晦澀、知識點較分散的特點,提出將課程中出現的知識點融入具體故事情節的情景化課堂游戲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構建情景,把知識點融入情景進行講解,通過課堂游戲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由于擁有了數字化的教學手段,課堂上的游戲形式從學生角色扮演類游戲轉換為計算機游戲,學生更樂于接受這種方式。
3.1游戲機制
在學生都擁有計算機的前提下,以學生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的互動為基礎,可以進行類似“走格子”或‘飛行棋”的游戲。場景設計可以運用卡通人物,對應不同難度的關卡,每完成一道題目則繼續進行游戲,若失敗則返回,同時依據不同的難度等級不同獲得的答題時間。
3.2比賽體系
在玩游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本組同學或同級同學進行比賽,并設置排行榜,將游戲推廣到移動端在課下進行,這樣能保持學生對課程體系的學習粘性。在游戲過程中也可以設置相應的對決與挑戰體系,由兩名學生參與,采用問答類比賽形式進行對決。
3.3評價體系
一體化教學的評價體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平時成績,一部分為期末考試。目前,我校平時成績占總分的比例為40%,期末考試成績為60%。
1)平時成績
每節課后,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并進行游戲學習,這兩方面的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日常評價。游戲評價的分數可以參考學生在排行榜中的排名情況。教師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可采用學生間匿名評價的方式,每名學生評價多名同學的作業,教師根據學生互評綜合計算課程作業的最終成績
2)期末成績。
期末考試借助計算機考試系統,進行選擇、填空、判斷等客觀課與主觀題的解答。主觀題的評判由考試平臺的后臺程序進行自動判定,之后由教師進行統一的審核。
3.4考試體系
目前,期末考試平臺選用在線考試系統,支持的考試科目有主流程序設計語言(如C語言、Visual Basie、Java.C#等)、辦公類軟件(如Word、Excel等)、Windows類操作系統基本設置和計算機網絡相關配置等。題目的設置采用從題庫中隨機選取的方式,每道題目難度各異但整體難度相同(設置題庫時每道題目分別設置)。評判全部由程序自動計算,最后由教師進行審核,這大大減少了評判過程的錯誤率和教師的重復勞動。
4結語
通過上述教學實踐,該課程改革提高了大學本科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改善了厭學情緒。我們開展游戲模式進行教學的探索,采用“游戲學習、課堂實時在線學習、改善評價體系”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通過該模式進行基礎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熱情普遍提高,課堂氣氛濃厚,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后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選取更多的游戲模型和教學手段,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