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冰冰
摘 要:景觀建筑造型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通過對當前專業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了課程設置的改革設想,以促進各高等院校加強,景觀建筑造型教學改革,努力培育課程教學特色的需求。
關鍵詞:景觀;建筑造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U-86;T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248-01
一、景觀建筑造型設計教學在國內院校中的現狀
景觀建筑造型在課程設置上大致分為兩部分,景觀設計與建筑造型設計。景觀設計一詞近年來在我國是大為流行,景觀設計涵蓋范圍廣泛,大到城市廣場、城市公園、街頭綠地、居住區環境設計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種植配置、水池花池、鋪地欄桿、桌凳和垃圾箱,幾乎涵蓋室外造型藝術的一切。然而我們常常見到的卻是:某些生態主義設計過于平淡而缺乏藝術的價值,或者過于強調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純粹功能主義的作品雖有良好的社會性,但卻與文化、自然隔絕,同時也不具備相當的藝術水準。建筑造型作為理論,是十分薄弱的領域,無論是國內國外,至今未形成和總結出一套比較明確完整的科學的體系。這種情況,對于建筑設計教學和實踐都是很不利的。
二、本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知識陳舊
現在大部分藝術院校采用的是教師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教師用這種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但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多少因人而異,尤其當學生覺得課程枯燥無味的時候還會出現在課桌上昏昏欲睡的情況,導致學生專業基礎薄弱,整體的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雙重任務,但在教學中還存在教師對本門課知識更新的不及時,甚至是停滯不前的情況,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按照傳統的教學大綱授課,不能與時俱進的結合理論前沿知識及工藝,使學生就業時不能很好的與社會接軌。
(二)沒有結合實踐項目,動手能力差
一般院校的本門課程以課本知識傳授為主,沒有走出校門,走入實踐項目。這樣導致的后果是學生空有理論知識,對實際構圖表現力弱,導致學生在工作后參與工程施工時出現實踐能力差,設計效果不理想的后果。
(三)考核方式滯后
藝術院校對課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是平時成績(40%)+作業成績(60%)的模式,作業成績占了大部分比重,導致學生只注重結課作業形式,多數學生抱著只要交作業就不掛科的心理,作業想法隨意,不注重設計理念,作業質量差,不能達到教學目標。
三、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理論與討論”、“理論與設計并行”
打破傳統的先講完所有理論知識再繪圖的教學模式,本課程有許多章節,比如,建筑小品、雕塑、景觀墻、建筑和別墅造型、別墅院落景觀等,在講解每一個小章節的內容后,拋出一個和這一章節有關的問題與學生共同討論,并且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用手繪的方式充分表達出來,討論并畫出想法設計圖,重視學生的想法,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由問題衍生出的設計草圖,可充分檢驗學生是否可以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設計中,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設計能力,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并在實際當中加以運用通過課堂討論和交流,使設計概念的生成過程清晰化,從而學習到在設計不同場地時,應采取不同的設計思路和表達方式。
(二)結合實際項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項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安排設計題目,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際中去。由臨摹到自創,由學習到品評,用“已知”探索“未知”,從模仿到創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安排學生參觀城市各個公園的建筑小品,根據公園性質與特征評價其優劣性,并對不符合公園性質的小品做出改造方案。因為是處于自己身邊的實體,學生都很有興趣并積極地參與其中。
(三)分層次與多學科交叉教學
將原來的“大鍋飯”教學方法改成分層次教學方法。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方向都有所不同,我們不能要求每乎學生都能夠面面俱到,而是把以后的就業崗位分解到專業學習課程上,讓學生自己找側重點。比如建模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從事建模師的工作;表現能力強的同學做后期渲染師的工作;手繪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從事手繪效果圖畫師,擴展學生的就業面。
在景觀建筑造型中融入人體工程學、環境行為心理學、力學等人文社科類,了解建筑的發展歷史,培養學生對建筑的審美。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貫徹“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從方案的構思就要求學生從功能需要和人的行為心理入手,把握空間尺度、滿足舒適度和觀景賞景的需要,做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四)設計師進課堂
有條件可以邀請設計師到學校開設講座,并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設計方案,設計師根據學生方案做出優缺點的指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形成自己的設計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能有價值,閉門造車的設計是會被淘汰的。
(五)評價標準改變
“重過程,看成果“為原則,建立標準的學生作業評分體系,增強作業評分的客觀性。考核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方面,結合課堂討論及實地考察,檢驗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第二方面,通過試卷小測試考核的方式,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的基本知識;第三方面,根據學生實習考察及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制作成套效果圖,使理論與實際更好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劉嵐.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時間[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