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成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聽說讀寫能力作為語言學科的四項基本技能密不可分,而聽力技能訓練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一直被教師忽視,在提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應該積極重視聽力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力
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如何,在聽說能力上便可以得到判斷,因此,要重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學生讀與寫能力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聽力訓練,促進學生能夠將英語語言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來,而不是僅僅學“啞巴英語”。
一、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英語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高低,因而也影響到了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高低。一位教師如果連自己的聽力水平都不是很高,就談不上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聽力訓練。相反,一位教師如果自己的聽力水平很高,他會教給學生聽力的方法,在側面上也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力,帶動了學生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
二、結合現代化手段,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當前,我國的很多學校的聽力教學還停留在錄音機這一簡單的教學工具上,還有一些學校的聽力訓練停留在教師朗讀,學生聽力這樣的層面上,這些簡單的英語聽力教學訓練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力效果發揮,也影響了學生的聽力興趣,影響了聽力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想真正促進學生的聽力水平的提高,就要采用真正的英語聽力教學,用原聲的英語交際來影響學生,引發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共鳴,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當今現代化設備不斷更新換代的今天,投影儀、電腦、課件、錄音機等已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走進了小學英語課堂,小學英語教師也應該積極引進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集文本、聲音、視頻、動畫等于一體的視覺和聽覺享受,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三、利用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聽力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以三維的形式體現,其中第三個目標維度正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這說明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水平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力水平,也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具體包括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力等因素,在聽力上主要表現為學習情緒和學習態度等,這些因素一旦得到有效發揮,可以激發、調節和推動學生的聽力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非智力因素呢?首先,教師要運用喜聞樂見的聽力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聽力材料的選擇,不僅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還要選擇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材料,更要在材料中注重圖文并茂的形式,以此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堂聽力氛圍的調節,減輕學生學習焦慮和厭學的心理情緒。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英語聽力訓練,教師可以盡量穿插一些美妙的音樂、簡短幽默的笑話等作為調味劑,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課堂聽力訓練中多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進學生愛學好學。
四、發揮家長督促作用,全面提高聽力水平
聽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實現的,也不是靠課堂短短幾十分鐘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小學生在課后的過程中加強訓練,在長期的過程中實現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家長的督促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聽英語訓練。首先,家長應該督促學生進行充足的英語聽力訓練和學習。因為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認知水平也比較低,家長應該督促學生在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聽力訓練,確保聽力水平得到鞏固和提升。其次,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進行聽力訓練和學習
五、靈活聽力訓練方法,提高課堂聽力效率
在小學英語聽力訓練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和聽錄音練聽力的單一方法,要靈活選擇聽力訓練方法,開闊學生的英語視野,提高課堂的聽力效果。小學生天生愛動愛玩,在聽力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但又很喜歡新生事物,喜歡活動性、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活動,他們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特別強,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聽力的培養,如角色扮演、唱歌、游戲、合作、競賽等活動,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且富有活力,學生也能在活動中邊玩邊聽,邊聽邊做,邊聽邊畫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要從自身、課堂、家校結合抓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采用現代化手段,靈活運用聽力訓練方法,發揮家長監督作用,共同促進小學生的聽力水平得到提高,真正實現小學英語教育的素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