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玉欣 田曉萌
【摘要】: 城市的園林綠化,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園林綠化,在美化城市的景觀,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國內部分城市的園林綠化,還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急需進一步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本文對園林綠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作用;生態設計
1.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
1.1 美化環境
園林植物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如植物千姿百態的外形,豐富了環境的空間變化;樹木的存在,在到處都是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添加了一抹綠色,樹木草叢的高低錯落,柳綠花紅,各式各樣,打破了單調的城市環境,如楓樹在秋日變紅,金銀忍冬等樹種果穗冬季宿存枝頭,成為冬日里一道非常美麗的景觀;色彩繽紛的花卉,使城市變得色彩斑斕、生機盎然、賞心悅目。
1.2 凈化空氣
城市中的花草樹木,其枝干綠葉,對于空氣中的灰塵,飄塵具有吸附,過濾的作用,還可以吸收汽車,工廠排出的有毒有害氣體,可以使空氣得到凈化。如在一家水泥廠四周栽植兩行大楊樹,能使空氣中的降塵量減少33~52%。
1.3 調節居民居住區的小氣候
花草樹木可以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在夏季,樹木的枝葉,可以遮擋太陽光,也可以吸收和反射陽光,大大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起到降低溫度的作用;在冬季,高大的樹木,可以減低風速,可以降低冷空氣的強度,如在樹木背風側,溫度可提高1~2℃?;ú輼淠疽部梢云鸬秸{節空氣流動的作用,綠地附近的溫度相對于建筑物的溫度,一般要低上很多,由于冷空氣具有向熱空氣流動的特性,所以可以形成微風,有時候風速可以達到1m/s,可以使居民感到涼爽。此外,園林綠化可調節環境的濕度,植物通過葉片蒸騰水分,使土地中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在綠化區的空氣濕度,一般可以比非綠化測的空氣濕度高11~22%。
1.4 有益健康
很多植物的分泌物,具有除菌殺毒的作用。這些植物的根、莖、葉、花等器官,能分泌一些對各種微生物或病菌有致死或抑制作用的揮發性物質,如松樹、柏樹、楊樹、金銀花等,都含有一定的殺菌素;稠李的分泌物對蚊子有強烈的致死作用。據統計子,夏季綠地周邊的滅菌效果可達20~59%,因此,城市園林綠化有益于人體健康。
1.5 減少噪音污染
現代城市噪音污染越來越嚴重,小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還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城市園林綠化可利用喬木的龐大樹冠和枝干吸收和隔離噪聲,減少噪音污染。據測定,沒有樹木保護的街道,其噪音強度,一般要比有樹木保護的街道大5 倍左右。
2.城市園林綠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城市園林綠化結構單一,“重草輕樹”現象嚴重植物物種多樣性是城市綠化系統生態動能的基礎,也是園林綠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而目前在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中,還存在 “鋪草皮即等于綠化”的觀念,“重草輕樹”現象嚴重,這樣的綠化小但沒有意義,反而產生了浪費資源、消耗能源、污染環境的反效果。
2.2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觀念落后
園林綠化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前期布局和規劃設計是否合理,而目前,很多城市的規劃,都只是重視建筑物的規劃,對于綠色植物的規劃,缺乏長遠的指導。導致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與城市現代化進程不協調,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對城市綠地在生態保護和游憩休閑等方面的需求。
2.3 園林綠化養護配套設施不健全
養護管理是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然而我國許多城市園林綠化只注重栽培,忽視了養護。如部分綠化剛完工時綠化效果好,但因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漸雜草叢生、樹權顯得雜亂無章、病蟲侵入現象嚴重,觀賞效果大大降低。
2.4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仍未從根本上消除計劃經濟時代管理的弊病,如侵占城市園林綠化、伐木毀綠事件時有發生。同時,既缺乏對綠化專業人才隊伍的規范管理,又缺乏既懂栽植管理又具豐富實踐經驗的園藝師。
2.5 忽視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
目前,很多人對綠化的認識僅停留在觀賞階段,而忽視了綠化的生態功能。
3.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生態設計的對策建議
3.1 革新觀念,不僅發揮綠化的觀賞功能,更應發揮綠化的生態功能
要革新觀念,不僅發揮綠化的觀賞功能,更應發揮綠化的生態功能,在這方面,國外的經驗做法值得借鑒。如部分綠化修剪整齊、低矮而開闊,供人們休憩活動之用,不需要過多養護;另一部分綠化用圍欄圍住,不讓人進入,且完全小用修剪,供鳥兒和小動物們棲憩,人與動物互不干擾,使生態回歸城市。
3.2 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園林綠化管理水平
堅持“以法制綠,依法制林”的原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小僅要完善管理法規,還要嚴格執行依法辦事。因此,要大力宣傳貫徹《森林法》《城市園林綠化條例》等各種法規,并制定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商業標準、法律法規和采伐制度,以加強綠化管理,避免綠化成果毀于一旦。
3.3 科學規劃,提高綠化水平
要明確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將綠化納入城市的長期規劃中,加大資金的投入,既要制定長遠的規劃,又要有短期的實施步驟,從而將“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在規劃方法上,應改變過去靠手工記錄、量算與繪圖的落后手段,應用航空遙感、GPS 等先進技術進行綠化規劃建設。
3.4 拓寬綠化樹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城市植物的多樣性,是衡量一個城市綠化程度的一個重要的參考,城市景觀的營造,和城市的多樣性也有重要的關系。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應保護城市中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本土樹種,因本土樹種是構成地方性自然景觀的主角;另一方面,要引進易于栽植的新樹種,豐富植物種類,但引種時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有節制地引種其他植物。
3.5 拓展城市綠化空間,增加城市綠化面積
在現有條件下,為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應積極拓展城市綠化空間,盡可能多地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垂直綠化和層面綠化可作為拓展城市綠化空間的手段在我國城市生態建設中積極推廣。同時,在進行城市綠化的規劃布置時,應合理配置喬木、灌木、草地,使各類綠化植物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和穩定的植物群落,以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的最大功效。
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美化環境、增進人們的身體健康,還能為城市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要合理規劃配置、加強綠化管理,以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虞德平.園林綠化工程設計簡明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王秉洛.城市綠地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特點和任務[J].中國園林,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