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繼虎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效性;增強;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5—0072—01
思想政治課的教與學都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那么,如何增強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就是每位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依據多年教學經驗現談幾點看法。
一、切實轉變教育理念
要想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教師還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要堅持“以生為本”,要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新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二、要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
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能力得以提升的載體。因此,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此外,教師還要聯系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根據學生的所見所聞提出問題,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如能堅持這樣做,時間長了,學生所學的知識自然就能轉化為能力,從而增強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三、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魚和水的關系,而不是貓和鼠的關系。教師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又要關心學生的品行,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這樣學生就會有溫暖感,就會信賴教師、敬重教師,進而喜歡教師,從而愿意聽教師的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才會有效果。
要想讓學生接受、喜歡,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感化學生,跟他們溝通。還要鼓舞他們,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只要以心換心,融洽的師生關系就一定能形成,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
四、注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選擇
1.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就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因為恰當的教學手段便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是當下課堂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政治課教學中最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它能大幅度增加教學容量;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它還具有圖文并茂、聲像結合、動靜相宜的優點,它還有利于實現課堂互動,增強課堂感染力,烘托教學氛圍。而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2.新課改提倡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而增強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是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然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明確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高效課堂雖然要以學生為主體,但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如,傳統的講授法如果擯棄“滿堂灌”思想,還是有利于教育功能的發揮,這種教學法傳遞信息比較系統,可控性強。然而對理論性強、內容比較集中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應適當采用講授法,因為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靠自主探究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現偏差,可能最后還是要教師講解。當然教師在講授時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只有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教學才有意義。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倡導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知識再生成的過程,由于是學生自己生成的知識、觀點,記憶自然深刻;由于在探究過程中要運用許多相關知識,所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開展探究式教學,能有效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效果。另外,還要重視體驗式教學。教師要以課堂為平臺,以學生為主體、為對象,以任何可用感官觸及的媒介為道具,而學生主要以教材為載體,以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為依托,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自主參與、自我體驗,從而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健全人格。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把政治課中抽象的知識還原成事實,讓學生體驗事實,體驗問題,體驗過程,體驗結論,通過調動學生全部的感官系統和思維機器,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提高、創新,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