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29課。
【教學目標】
1. 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并能用關鍵詞語把課文主要內容補充完整。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內心的想法。
3. 結合課文內容與生活中的事例說一說從寓言中受到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成語導入,介紹扁鵲
1. 一位古人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了我們身邊(課件顯示頭像及名字),他就是扁鵲。
(板書“扁鵲”,學生書空并齊讀)
2. 扁鵲究竟是什么人呢?讓我們從這些成語里猜想一下。
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癥下藥 杏林春滿(生自讀)
3. 你們從這些成語里得到了關于扁鵲的什么信息?(說出依據)
小結:這些成語都是對技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生的高度贊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捎幸惶欤怡o無奈地搖著頭說:“……臣是以無請也?!钡降资钦l得了什么病?居然讓這位可以起死回生的神醫束手無策呢?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一定會在《扁鵲治病》里找到答案。(板書“治病”,補充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對扁鵲相對陌生,以成語導入的方式隆重推出主角——扁鵲,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同時,用古文片段導入,還能夠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如果讀完一遍,老師還沒有叫停,就接著讀第二遍、第三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標記。
2. 檢查自讀情況:認讀生字,抽讀課文。
3. 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我們,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 課件出示課文主要內容,學生按照要求依次正確、工整地填寫出生字詞。
名醫__________拜見__________,幾次指出他的病在皮膚、皮肉之間、__________,勸他趕快治療。但蔡桓公不予__________,原本可以通過敷燙__________、扎針、__________來治愈的病卻深入骨髓,無藥可醫。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認讀的方式學習生字,了解并嘗試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通過填空練習,讓學生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以鞏固生字,滲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指導。
三、設疑導學,讀悟感知
1.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p>
引導學生理解“名醫”(有名的醫生)。那么有名的教師叫──名師,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叫──名嘴。
2. 設疑導學。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扁鵲是一位“名醫”,可結果蔡桓公卻死了,扁鵲是否徒有虛名呢?請大家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3. 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
(1)課件出示: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恐怕會向體內發展。”(“站了一會兒”“小病”“發展”說明扁鵲醫術高明)
(2)隨病情的發展,課件依次出示:①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雹谑畞硖旌蟆瓕Σ袒腹f:“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③又過了十來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就掉頭跑了。(“皮肉之間”“腸胃里”說明了病情的發展;“會加深”“會更加嚴重”“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掉頭跑了”說明了扁鵲的判斷準確,醫術高明)
(3)扁鵲三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幾次拜見都只是通過看就知道他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地主動要求給蔡桓公看病,不但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說明他確實是名醫。
(4)課件出示: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解釋病理,可以看出扁鵲是名醫)
(5)最后蔡桓公的確如扁鵲所說病死了,這也證明他是名醫。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導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逐步深入地了解課文,進行語言積累與思維訓練。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四、立足文本,追根溯源
1. 既然有這樣一個名醫為蔡桓公治病,為什么蔡桓公最后還會病死呢?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與蔡桓公病死原因有關的句子。
2. 交流探尋原因。(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
(1)病的原因。
師:蔡桓公的病經歷了幾個階段?你從哪句話找到的?畫下來。(課件出示扁鵲解釋的語言)
師:蔡桓公的病經歷了4個階段:皮膚→皮肉→腸胃→骨髓,結果也是大不一樣: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好→只能等死。你從中想到了什么?(病從小處醫)
師:是呀,“病從小處醫”,很多事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你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嗎?
(2)人的原因。
過渡:是小病不及時醫治會成大病,小的錯誤不及時改正會釀成大錯。我們應該從小處防范,努力杜絕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防微杜漸(板書)。但是蔡桓公僅僅是死于生病嗎?請你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蔡桓公的句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
①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②“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從這句話中,你又讀懂了什么?(不相信)③“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边@個句子很簡單,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④“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扁鵲連忙退了出來?!睆摹斑B忙”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么?⑤指導朗讀。蔡桓公說這些話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動作、神態?請你們想象一下,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小結:蔡桓公的固執己見和傲慢斷送了自己的命??!原來罪魁禍首竟是自己!
3. 因為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最后他后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指名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4. 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膏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寫下來。(生寫后交流)
【設計意圖】立足于探究“蔡桓公之死”這一問題,依據文本,層層深入,探究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讓學生在想象補充中了解蔡桓公對扁鵲的態度,并嘗試練筆訓練,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
五、理解寓意,古今對照
1. 寓言中出現了兩個主人公,你會怎樣評價他們呢?(選擇一個說即可)
2. 讀了這則寓言你明白怎樣的道理?(可以從扁鵲、蔡桓公兩個方面入手,只要說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
3. 初識古文:這則寓言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韓非所著的《韓非子》。這樣生動的一個寓言故事,韓非僅用198個字就講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原文的第一段(課件出示):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學生自讀古文)
師:能讀得懂嗎?我來讀原文中的句子,大家嘗試找到課文中相關的語句。
【設計意圖】由文本內容自然地引出原文,用“對比讀”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古文簡潔生動的特點,激發閱讀的興趣,為課后拓展閱讀打下基礎。
六、布置作業,延伸學習
1. 工整書寫生字。
2. 推薦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原文。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