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摘 要 隨著新課改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語文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更側重于趣味性,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作為極為重要的學科要不斷進行創新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增加課堂韻味的同時彰顯“語文味”,繼而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得以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語文味”
從目前情況分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教師并沒有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而機械麻木死板的教學方法也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無法形成語文素養,偏離語文軌道。近年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側重于“語文味”,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語文味”,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
1 提高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因而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及能力,由此才能推動語文教學“語文味”的實現。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時,需要注意語言運用的優美性,同時具有邏輯性以及生動性,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升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的聲情并茂,同時意識到語言韻律優美,從而愛上語文享受語文帶給其別樣的感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精煉自己的語言表達,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氛圍活躍,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不斷探索,享受語文帶給他們的快樂,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稱之為“語文味”。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需注重情感的表達,從課本材料中挖掘“人情味”,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情感表達的意義,而教師應該從文章的動情點與學生形成共鳴。例如《荷塘月色》教學中,指引學生用心感受月下的荷塘的美,領會其中的意境。
2 選取恰當教學內容
2.1 品讀精妙語言
從某種意義而言,語文教學基本上是以語言為主,這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是“語文味”的一種體現。對于不同體裁的作品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可謂是各有千秋,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品讀語言,用心去體會語言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境,從而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繼而深入感受作者語言應用的精妙。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創設相應教學情境,學生通過品位閱讀,繼而形成課堂“語文味”,對于教師而言需要把握語言的精妙,并抓住文章中的閃光點、精彩之處,同時還可以通過關鍵詞、關鍵句的逐一品位,讓學生與作者能夠實現零距離對話,從而學會語言應用的智慧。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作者表現漫天大雪,其中一句表達甚好,即“那雪下得緊”,這句話中緊字應用的十分巧妙,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雖然看似平常的一個字,卻從某種程度上烘托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與感悟語言應用的精妙之處,揣摩文章字詞以及句子應用的絕妙之處,從而加深“語文味”的教學。
2.2 挖掘文章內涵
“語文味”的挖掘是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目標,從某種程度而言,它來源于文章本身,同時高于文本,可以說文本是“語文味”的核心,如果脫離文本基本上就無法談的上“語文味”。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應用熟讀文本,從深層次了解文本美感,繼而汲取文章內涵,科學處理文本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活學活用,讓學生能夠從文本中獲取語言內在信息,提高其語文修養,此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領悟文學的魅力。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教師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赤壁戰爭奇險之處;《歸去來兮辭》中,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田園生活的描寫,同時從側面烘托詩人選擇于此的真正原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累積經驗,寫作素材不斷豐富,從而能夠提升其寫作能力。
2.3 教學方法側重體現“語文味”
2.3.1 課堂朗讀增加韻味
朗讀是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意境,做到以讀為本,彰顯課堂韻味,在閱讀過程中提升對文章的感悟,并且能夠吸收以及內化文章主旨。學生在閱讀文章開始之前,教師應該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質疑探究,咀嚼品位,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有利于學生審美品位的提升。課堂朗讀教學方法有多種:比如示范讀、配音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帶著意境感受文章的魅力以及作者內心世界,內化文章語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3.2 表達創造“語文味”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逐漸改變以往單一以自身為主的教學策略,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通過手腦并用彰顯語文學習的快樂,從自主參與中體驗到語文本身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動筆表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內化學生語言的學習,強化他們的語言訓練。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章的擬題、概括段意,學習結尾等,此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養成閱讀古典優秀作品的習慣,繼而從中吸取作品中的精華之處,為自己累積寫作素材,同時構建寫作與閱讀的橋梁。從某種意義而言,學生于表達過程中締造語言美,于創造中體品位“語文味”,因而教師于教學活動中應該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并鼓勵他們敢于表達自己對語文獨特見解,形成語言素養,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3 結語
總體來說,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味”是教學重點所在,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目標所在,也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由此可以看出課堂具有“語文味”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中從三個方面剖析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使課堂充滿“語文味”,繼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鄒全勝.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
[2]潘琴燕.讓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有效語文課堂的追求[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4).
[3]呂筱燕.親近“詞語”讓濃濃的語文味充滿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0(34).
[4]尤莉.讓語文課堂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J].教學與管理,2009(20).
[5]李君英.用語文味的評價促進語文味課堂的生成[J].文學教育(上),2014(04).
作者單位
桂林市第十九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