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東華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發與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貫徹了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更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因如此,進一步做好初中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開發則早已成為初中體育教學重要課題。本文筆者即結合個人多年從事體育教學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培養與開發初中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幾點方法并對此加以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初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現代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創新潛能,這種潛能的實現依賴于個體所處的環境,能激發個體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創造潛能轉化為現實的創造才能力。作為中學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其首要任務之一,體育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是貫徹素質教育的任務,又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我們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觀摩大量體育示范和表演課,總結出了開發和培養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五種方法。
1自動發展法
教師動力創新一種寬松、自由、民主、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經常進行自主鍛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真正做到自覺積極、生動活潑、歡樂愉快,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開發,使學生學習負擔及心理負擔大大減輕,學生有了充分的休息時間,滿足和培養了興趣愛好,發展了特長,學習質量整體上升,許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規律的成功范例受到高度評價和推廣。
2發現引導法
創新貴在發現,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創新萌芽,把他們的隨意創新轉變為有意創新。學生經常受自發性開展游戲創新活動,教師要做有心人,細心觀察,發現肯定,熱情支持,積極引導,精心培育。如,過去對后蹬跑的教法缺乏手段,效果也差。我們則把學生在課余愛做的“跨大步”游戲(對發展后蹬跑能力十分有利)引入課堂,既滿足了學生興趣愛好,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質量也得到提高。又如,在小場地開展投擲壘球(或沙包)教學有困難時,可以和童玩紙炮的游戲引入課堂,引導兒童手執一張對折成對角的牛皮紙當“彈”,練習上步投擲,助跑就用原地高抬腿跑來代替,由于練習密度大、安全,并且還會發出清脆響亮的啪啪聲,學生的“聲、形”中越練越有勁。在做完整動作練習時,把牛皮紙揉成團,限制了投出后的飛行遠度,減少了危害性,創造性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目標追求法
提出一個富有吸引力、具體的奮斗目標,組織大家去追求。該目標可以是建議性的、探索性的,也可以是創新性的。如,中學女生體育課難上,一位老教師在每學期末的體育課理論試題中總要出一道這樣的題目:假如你是體育教師,將如何設計一堂生動活潑的女生課?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想象,提出了許多新奇有趣的方案,大大啟發開拓教師的思路,從而使女生體育課有了特色。
從自己和他人的愿望出發,提出各種新的設想進行創新發明,是目標追求法的一種形式。如在體育達標鍛煉測試中,針對立定跳遠和實心球擲遠這兩個項目每次測試都需要在地面上劃線很不方便,也容易踩掉看不清,都希望省點事的現象,動員師生集體想辦法,終于發明了折疊式的測定器,每次測驗,又需像拎手提包似的拿到場地打開,無論是立定跳遠,還是實心球擲遠,受測者只需一跳或一擲,遠度和得分一目了然,用完一折疊便可,相當簡便實用。
4成功表現法
引導學生制定創新的目標,預先設定效果的表現形式,使大家都得到表現自己的機會。如教師在讓學生學會前滾翻后,可積極鼓勵學生創新多種多樣的前滾翻,基礎好的學生做出了魚躍前滾翻、側手翻接前滾翻,一般的學生翻出了連續的前滾翻、直腿前滾翻,就連差生也做出了多人拉手的前滾翻等頗有新意的動作。在教學中,當基本教材完成后,有意識地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做自己最喜歡的、尚需進一步熟練掌握的或者是創新的、自由練習(如我校的二段式體育教學:一段學習基本教材,二段以自選活動為主、讓學生自主發揮),這對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十分有利。如一位教師在完成投擲和技巧教學后,讓學生盡情發揮,用體操墊搭“自由王國”的各種建筑模型,在增強體力的同時,又發展了創新想象力。
5自我實現法
快樂教學有深淺兩個層面。把教材游戲化、情景化、兒童化、直觀化等,只能說是淺層次的快樂,只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學習和鍛煉本身感興趣,有所創新,才能使學生走進高層次的學習樂趣中。這種感覺有點像陳景潤研究“1+1”,再枯燥也沒有厭學之可能,因為創新性學習是厭學的最佳解毒劑。對學生來說的創新,其心靈的震撼最具強烈,這是一種自我實現,是建設性的快樂,會使一切享受型的快樂失去作用。如一老教師運用“小步子”原理——“登門坎效應”為一位從來沒有跑完過800米的大胖子女生設計的一套運動處方,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不僅跑完了全程,而且還達到體鍛及格的標準,此時她心中的快樂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比評上世界最美小姐還要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