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琳
摘要:2008年IASB和FASB共同發布了《關于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觀點》,該討論稿意在想要刻畫一個主體活動的具有內在一致性的財務圖景,對傳統的財務報表列報提出改進,希望能為不同的報表使用者提供一套具有內在一致性的財務報表,更便于報表使用者的使用。文章從上述討論稿出發,對傳統財務報表和管理用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進行對比分析,總結管理用財務報表列報的優勢與不足,從企業應用層面解析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
關鍵詞:傳統財務報表,管理用財務報表,優勢,不足
一、國內傳統財務報表列報的缺陷
1.資產負債表
第一,我國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將企業的財務數據按照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類分類,按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恒等式進行列示,左側列報資產,右側上下分別列報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這三大分類下根據各會計科目的流動性進行排列。這樣形式的排列無法將三大財務報表進行橫向比較,例如現金流量表中的某些現金流入的來源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找到對應項;利潤表中的一些收入也無法得知是資產負債表的哪些資產或者負債創造或者融資。這給報表使用者在使用報表過程中,造成了不便。
第二,資產負債表內信息本身存在問題。我國傳統的財務報表使用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雙重計量模式,這樣的模式不利用實現報表的可理解性。其一,資產負債表使用歷史成本計量不利于報表使用者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的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盈利能力比較感興趣,但歷史成本計量的財務信息并不足以使他們有效規避風險,從而使投資決策收益最高;其二,對所有經濟業務都不加以區分地采用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的雙重計量模式,不利于報表使用者從報表中得出有用的信息,降低了報表的可理解性和使用效率。
2.利潤表
傳統利潤表對收益、成本以及費用的劃分界定不明顯。在編制利潤表時,企業的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所產生的損益均計入利潤表的損益內,這影響了報表之間的可比性,企業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都無法在利潤表中對應,不便于報表使用者對信息的分析。而且,對于企業而言,經營活動更能體現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由籌資和投資活動而產生的收益不能充分體現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報表使用者根據利潤表做出的決策可能出現失誤。
3.現金流量表
第一,傳統現金流量表與傳統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沒有太大的關聯,它是根據企業三大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記錄編制而成,傳統的現金流量表按照功能劃分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均是按照會計要素進行劃分,這嚴重影響了報表之間的可比性,現金流量表上的流入流出在其余兩張報表上找不到對應的項目,這樣不利于報表使用者分析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
第二,現金流量表對現金流量的劃分不夠明顯,劃分時具有主觀性。很多現金流量的發生不確定是哪個活動中所產生的,比如所得稅的發生,在經營活動、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中均存在所得稅的發生,但其現金流量的劃分很困難。因此現金流量表中的信息并不科學準確。
二、管理用財務報表列報的調整
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區分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
1.管理用資產負債表
以傳統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將資產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金融性資產,負債分為經營性負債和金融性負債。恒等式由“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變為“凈經營資產=凈負債+所有者權益”,“凈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凈資產=經營資產-金融資產”。
2.管理用利潤表
以傳統利潤表為基礎,將企業損益劃分為經營損益和金融損益,同時按照平均所得稅率分攤所得稅或者嚴格按照比率計算應負擔的所得稅。基本公式為:“凈利潤=稅后經營凈利潤-稅后利息費用”。
3.管理用現金流量表
管理用現金流量表與前兩張報表不同,其依據不是傳統現金流量表,而是直接根據管理資產負債表和管理用利潤表的信息填制而成,具有較高的可比性。管理用現金流量表的左列為實體現金流,體現經營活動的成果,又稱自由現金流。
三、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優勢
1.管理用財務報表將企業活動劃分為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有利于提高報表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所有項目都按照功能進行劃分,使這三張財務報表都具有相同的劃分依據和列示順序,增強報表之間的可比性,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更加高效的提取報表的有用信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情況更準確的分析。
2.管理用財務報表更加重視現金流量的產生,相比于傳統財務報表對利潤的重視,更有利于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利于報表使用者作出決策規避風險。葛家澍,陳少華指出,重視利潤而輕視現金流量是傳統財務報表的不足。管理用財務報表有效地規避了這樣的缺陷,更有利于企業管理者根據財務報表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做出分析和決策,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3.管理用財務報表改進了杜邦分析體系。傳統的杜邦分析體系具有資產利潤不匹配,財務杠桿計算不準確等缺陷,而管理用財務報表中對企業的活動進行了進一步劃分,金融活動和經營活動的劃分使杜邦分析法更加完善和準確。杜邦分析體系的核心公式由“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變為“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杠桿貢獻率”,“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凈經營資產利潤率=銷售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率”。
四、管理用財務報表在企業中的作用
1.使用管理用財務報表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降低企業經營成本?,F金流量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加強對現金流量的監控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管理用財務報表中對現金流量更細致的劃分,更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掌握企業現金流量的流向,并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產生和變化做出準確的預測,再加之管理用財務報表之間更強的可比性,更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
2.管理用財務報表便于報表使用者更好地對經濟業務進行分析。企業使用管理用財務報表后,采用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便于計算一些信息含量更高的指標,所得出的財務指標更加準確,利用這些更加科學的比率,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對企業的經濟業務做出更加全面準確地分析。
五、管理用財務報表的不足
1.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可操作性較低。其一,管理用財務報表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會計人員還沒有能夠全部接受這種新的財務報表體系,適用范圍比較窄;其二,管理用財務報表的準確編制需要會計人員對企業業務的深入了解,而企業業務具有多元性,對于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的劃分不夠準確,因此造成管理用財務報表中數據的不準確性。
2.管理用現金流量表的填制不夠準確。傳統現金流量表中,企業活動劃分為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三大類,相比于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其實三大類企業活動的劃分更為準確,由于部分現金流量的缺失,管理用財務分析的結果會產生重大漏洞。
總結
管理用財務報表中項目列示的改進與2008年IASB和FASB共同發布的討論稿《關于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觀點》的核心內容其實是相符的,改進列報后的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能為企業報表使用者在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提供更準確更有用的決策信息,財務報表列報的調增強了財務報表的有用性。由于管理用財務報表的研究還是初級階段,現有的研究成果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要繼續完善和補充,以形成一個更加成熟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參考文獻:
[1]葛家澍,陳少華.改進企業財務報告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李德田.解析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J].綠色財會,2015(05)
[3]王曉茹,陳花蘭.試論管理用財務報表在企業中的應用[J].財會研究,2011(07):41-43.
[4]吳義惠.淺析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商業經濟,2009(12)
[5]周 .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優勢及其在企業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