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欣
摘 要:“互聯網+”本質上是將互聯網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提高社會的創新能力。在此背景下,需要對技校電子商務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本文從介紹“互聯網+”出發,說明技校電子商務課程的特點,進而探討“互聯網+”背景下的技校電子商務課程設計。
關鍵詞:“互聯網+” 電子商務 課程設計
一、“互聯網+”概述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要求“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边@是在新常態的背景下,國家鼓勵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這種相加不是簡單的機械地將互聯網引入到傳統行業使用,而是傳統行業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平臺,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甚至創造出新的行業。
“互聯網+”本質上是將互聯網融入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把互聯網在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提高社會的創新能力,形成新常態下新經濟發展路徑。它具有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跨界融合。互聯網“+”的就是跨界,是對傳統行業的變革,讓創新變得更加可能,讓產業鏈更加垂直。
第二,創新驅動。互聯網本質上是融合和創新,創新是互聯網的生命。中國傳統行業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創新能力匱乏,互聯網+的出現能很好地倒逼傳統行業走上創新發展的道路,實現自我革命,從而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
第三,互聯網打破了社會原有的組織結構,社會運行規則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管理制度已不適應新的社會發展。
第四,開放性?;ヂ摼W經濟是大眾經濟、分享經濟,開放是其基本特點,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第五,連接所有?;ヂ摼W+的大數據讓連接所有成為可能,每個個體都可以輕松地利用互聯網連接到需要的數據,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轉化成數據連上互聯網。
二、電子商務課程的特點
1.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59.4%。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就業人數超過1000萬,電子商務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是李克強總理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體現。與此同時,黃小平在《基于網絡環境的電子商務教學研究》一文數據顯示:我國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本科已達275所,高職院校高達700所。但是,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只有20%,與其他專業的84%就業率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反常的差距,應該從高校的電子商務課程設計進行必要的反思。目前高校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情況大致有兩種:第一種,綜合性高校和理工類高校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著重點在于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傳授,解決的是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和維護;第二種,財經管理類高校,設立電子商務課程落腳點在于電子商務過程中具體事務的辦理。
2.電子商務課程的特征
(1)電子商務課程是綜合性的課程。所謂電子商務,就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實現商品流通的買賣行為,其本質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傳統商業活動的網絡化信息化。然而,傳統的商務活動的知識理論仍然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商品材料的采購,商品的生產、銷售、倉儲等環節,這些都是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因此,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涉及管理、營銷等方面的知識。
(2)電子商務課程是應用性的課程。電子商務的最終目的還是促進交易的達成,實現商品和資金的流動。因此,電子商務是一門應用的課程,課程設立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互聯網進行商務活動。盡管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今天,高校學生每天都使用互聯網,運用微信、QQ與親朋好友聊天,通過淘寶京東購物,利用百度查找需要的知識,但這些與電子商務課程的要求利用互聯網開展業務活動的能力存在很大差距,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力仍然需要系統的學習培養。
這就需要課程的設計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之余,真正進行電子商務的實踐,體會其中的奧妙。這樣一方面有助于知識的傳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避免紙上談兵情況的出現。這樣對老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授電子商務實踐的老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還應該具有相當的實踐經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給學生答疑解惑。
(3)電子商務課程是創新性的課程。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工具,如前文所述創新是互聯網的生命,因此,電子商務課程也必須具有創新性,要將創新性思維運用到電子商務的每個方面。
創新思維是指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思考的角度與傳統的現有的解決方案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從而針對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以此對社會產生新的不同的影響。
近些年,互聯網不斷改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新的模式正在不斷涌現,滴滴、快的打破了出租車市場的平靜,余額寶、理財通打破了銀行的營利模式?;ヂ摼W技術的更新升級突飛猛進,運用互聯網創新展現了巨大紅利,這讓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企業家開始引入互聯網,對自己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的學生應該將創新思維根植于大腦,把握“互聯網+”的特征,結合傳統行業的實際情況,解決企業的痛點盲點,進而提高效率,促進社會的整體進步,帶動經濟的發展。創新性要求應該從老師開始,電子商務課程的老師要敢于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考試方式進行必要合理的改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任,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三、“互聯網+”背景下技校電子商務課程設計
1.引入網絡化教學模式進行電子商務教學
網絡化教學模式是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由學生在其他人(包括老師和學生)的輔助下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該模式有三個基本原則。第一,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對人的關注,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質,在網絡化的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學生知識的增加,水平的提高是通過其自身的實踐取得的。第二,以問題為導向。網絡化教學要從問題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探尋問題的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三,自由平等的教學環境。網絡化教學要求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下進行,沒有自由平等作為保障,前面的“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都很難真正實現。
一般來說,網絡化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三種:直傳式網絡教學、點選式網絡教學、自主交互式網絡教學。
直傳式網絡教學是指利用網絡實現老師和學生的“面對面”教學,以視頻信息的實時傳送技術為基礎,實現在相同的時間不同空間實現知識的傳授。直傳式網絡教學既保留了傳統教學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直接互動,保證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即時性,同時也打破了地域和空間對于教學的限制,讓教學傳播范圍最大化。
點選式網絡教學是指老師先將教學錄制成視頻信息存放在教學資源數據庫,由學生根據自身需要播放相關視頻,既可以跳過相關內容,也可以對不熟悉難以理解的內容重復播放。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學生掌握了學習的進度和強度,老師負責的是根據計劃教學,并將相應內容上傳至數據庫。
自主交互式網絡教學是指老師講授和學生學習系統是相互平行并且開放的,只需要平臺的組織和引導者,不需要也沒有人可以對信息內容進行控制。這也是互聯網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真正自由的網絡教學模式??梢詫崿F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學習網絡平臺上的內容,并且可以得到網絡服務器的反饋。技校在設計電子商務課程時應充分運用網絡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根據學生需要傳授相應的課程。
2.電子商務教學要把握“即時性”與“應用性”
盡管技校在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一方面,電子商務是以計算機、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進行的商務行為,從事這一行業不僅需要基本的知識積淀,更需要的是隨時隨地學習的能力,因為電子商務具有即時性,所以在教學中要體現數據處理交換的內容,也要培養從互聯網主動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應用性要求教學緊密聯系實際,安排學生從事模擬商務活動,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技校要充分利用與企業之間的良好關系,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到企業中工作。同時,要聘用企業中有豐富電子商務工作經驗的人才到學校授課,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3.電子商務教學要運用創新思維
在電子商務教學中要進行創新思維培養,要讓學生敢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在營銷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商品的范圍,由過去的物理商務拓展到生產要素的方方面面,比如信息、資本等等。這些可以在網絡自由買賣的都是電子商務的商品,進一步放大了網絡交易的功能。
因此,在電子商務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商品的特性,合理運用延伸營銷知識,實現電子商務的大發展。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新情況新形勢層出不窮,所以在技校進行電子商務課程設計時,不僅僅要傳授營銷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進行營銷理念的更新。在電子商務課程考核方面,要改變以往期末一張試卷的考試方式,可以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可以考試,實踐部分要更多地根據學生一學期在實踐中的表現進行打分,突出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耀華.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分析[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
[2]黃小平.基于網絡環境的電子商務教學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3(4).
[3]張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改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6).
[4]孫從眾.“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探索——以寧波地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作者單位:廣東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