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如今職業教育發展蒸蒸日上,但技工院校德育教學依舊存在過于注重道德說教、教學方法與形式單一等問題,實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顛覆“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強調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促進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學習,從而真正實現德育教學從“知識本位”向“綜合素質本位”的跨越,提升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就翻轉課堂如何應用于技工院校德育進行探索。
關鍵詞:翻轉課堂 技工院校 德育教學 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依托信息技術平臺的翻轉課堂也應運而生。翻轉課堂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與課堂管理者,而是學習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學習者。那么,什么是翻轉課堂?為什么要在技工院校德育教學中推進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如何具體應用到技工院校德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如何?還會存在怎樣的應用難題?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內容。
一、翻轉課堂的基本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 Model)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提供教學微視頻、音頻、動畫、課件、練習等學習資源,學生課前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完成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答疑解惑、協作探究、互動交流等學習活動,以完成知識內化,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德育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是教師提供德育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協作探究相關德育問題以達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傳統德育教學為教師在課堂傳授德育知識,課后通過布置作業促進知識內化。而翻轉課堂則是教師課前提供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課上通過小組討論、答疑解惑、個別輔導、成果展示等形式加強知識內化。兩者區別見下表。
二、翻轉課堂應用于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的意義
1.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現狀
當前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此外,現在的德育課堂教學目標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情感的熏陶;教學內容繁雜難,不切合技工院校學生的實際;教學方式單一枯燥,以教師傳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評價扁平化,以卷面成績衡量思想道德素質。課堂上學生參與度不高,對德育教學內容感到枯燥乏味,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動機,甚至存在“德育課無用論”的觀念。因此,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學效果不容樂觀。
此外,技工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雖較為薄弱,但是智力因素并不差,且樂于接受新事物,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技工院校德育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具備了在技工院校實施的可能性。
2.翻轉課堂對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的作用
根據技工院校學生的特殊性與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把翻轉課堂應用到德育教學,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具有現實性意義。
第一,翻轉課堂有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其自主學習與創新的能力。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課前提供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每位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進度不一,不需要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緊跟教師上課進度。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會產生疑惑和難題,把難題記錄下來,在課堂與同學交流討論,并接受教師的指導與解惑。
第二,翻轉課堂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學生在翻轉課堂的學習不用像傳統課堂一樣感到教師居高臨下,在自主學習中有疑難問題可以求助教師,避免了在傳統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的挫敗感。課堂上的小組討論與成果展示也改變了傳統課堂的沉悶嚴肅氣氛,能夠增強學生自我學習的成就感。
第三,翻轉課堂有利于教師提升教學設計水平,實現教學相長與因材施教。課前的教學資源開發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課件視頻,教學形式要新穎。在課堂上,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教師在答疑解惑的同時也提升了自我。
三、翻轉課堂在技工院校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1.翻轉課堂在德育教學中的設計
首先,教師在課前要充分了解技工院校學生的學情,確立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制作教學視頻、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資源可以來自網絡優質課程,也可以利用微格教室教師自己制作微課。教學資源要求符合教學內容,畫面清晰,并可用視頻、音樂、圖片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對重難點有所標注。教師還需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明確課前學生學習的內容與課堂著重深化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此基礎上,教師設計導學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內容與課后針對性練習。針對我國技工院校學生與管理的特殊性,課前學習不可能照搬國外模式在家進行,應選擇在學校進行。學生在自習課上自主學習,自定步調,完成課前任務,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并對個別學生實行個性化輔導。
教師對學生的導學案進行分析診斷,總結學生自主學習所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反饋。學生針對教師的診斷,明確自身存在的疑難問題。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總結學生的疑難問題后進行解答與分析,并在課堂設置小組合作探究與頭腦風暴討論探究性問題。小組討論以5至8人為宜。在討論過程中,每個人先分享自己的觀點,小組內人員有不同看法和意見再進行討論。教師觀察指導學生的討論并給予指點。
在完成合作探究后,每個小組對本組的討論成果進行展示。教師在成果展示后及時提出反饋與建議,并組織個人、小組、教師三者進行綜合評價,讓評價多元化。
最后,教師在課后根據課堂出現的問題、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反饋,進行分析總結和教學反思,剖析翻轉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思考如何改進翻轉課堂的教學。翻轉課堂設計如下圖所示。
2.翻轉課堂德育教學實例——以《抵制不良侵襲》為例
(1)課前準備。教師在網絡平臺發布精心準備的教學視頻(可以是微課形式,也可以是課件形式),然后下發導學案并布置探究性問題。
(2)課堂實施。首先,教師通過講述一則小故事《潘多拉的魔盒》導入新課。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屬于潘多拉魔盒的東西。教師通過潘多拉魔盒的故事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存在很多“潘多拉的魔盒”(不良誘惑)。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有好的有壞的,如果接受了不良誘惑,就會帶來一些嚴重后果,并且有些誘惑是不能輕易嘗試的,一旦嘗試,將不可挽回。通過故事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要主動拒絕不良誘惑。
其次,教師讓學生分享導學案中的“說一說”與“想一想”,了解學生日常的上網時間和在網絡上所做的事情,讓學生思考沉溺網絡世界的危害,并對學生的回答做出點評。教師在導學案中設置活動情境,通過觀看《沉溺網絡世界的少年張浩》的視頻,學生在課堂合作探究在張浩身邊的誘惑及給他帶來的危害,讓學生意識到沉溺網絡世界的危害。此外,教師還在在導學案中設置情景分析題,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合作探究如何拯救原本學習成績優異卻沉陷網絡游戲的職校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讓各小組的組長做好記錄,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請每個小組的代表展示討論成果,并請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補充。在討論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對本組成員進行評價,以防止有些學生應付了事。教師在學生展示成果之后進行點評和總結,教師采取競賽制,對各小組打分,并選出表現最佳小組。在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反思活動:“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便利,但是青少年如何拒絕沉溺網絡世界呢?”教師對反思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對有不足的學生加以指點。
最后,教師請學生代表展示回音壁,表達自己對低頭一族想說的話,并讓學生配樂詩朗誦《學會拒絕》以升華主題。教師對學生的針對性練習進行分析和點評,并總結提升學生的收獲與困惑。
(3)課后反思。在德育教學中要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好勝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小組競賽制,并設置較難的合作探究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設置情景表演,讓學生角色扮演,真正融入到課堂并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堅持多元化原則,采用小組內部互評、小組之間評價、師生互評等方式,評價以激勵為主,對自主學習、課堂表現、課堂出勤等各環節都給予加分獎勵以增強學生自信心。此外,教師注意把控教學進度,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使課前、課堂環節自然銜接,及時引導矯正。
3.翻轉課堂應用于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的總結反思
翻轉課堂在互聯網背景下代表著教育改革的方向,能夠提高技工院校德育教學的實效性,體現新課程“以生為本”的理念,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探究、表達自我以及問題探究的能力。但是也面臨著現實條件的限制和傳統教育的制約。
首先,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是否具備。其次,教師與學生的觀念是否轉變。教師要改變以往按知識邏輯進行講解,需要用一個個有趣的任務讓學生進行探究,并根據學生的思維邏輯對知識進行重新組裝。學生也要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改為主動探究與學習。這對于自制力差的學生而言有點難度,有的學生可能會應付了事。因此在討論過程中要建立評價機制防止學生偷懶。最后,翻轉課堂的應用對教師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花費巨大精力去制作教學資源與導學案,并設置課堂活動。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心理合理設置探究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嚴格把控課堂節奏。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做出恰當的點評。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已被實踐證明具有一定的優越性。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極大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技工院校在今后教學中可以應用這種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